*兆豐銀行昨日宣布,該行與大陸交通銀行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MOU)
*看好人民幣國際化商機,兆豐金將以香港分行為前哨站,主攻相關業務
*台資銀行登陸,想設第2分行,恐等1年
*為加速擴大海外版圖,台銀將首度啟動海外併購
*震後情況未明,我央行可能暫緩擴大升息,引爆金融圈「異」見
*看好今年景氣,民營金控也掀起搶人風,包含台新金、中信金最近都到校園徵求儲備幹部
.............................................................................................................
兆豐銀交行簽MOU 拚升格分行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2011.03.21 03:07 am
兆豐銀行昨(20)日宣布,該行與大陸交通銀行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MOU),這是兆豐銀與陸銀簽MOU的第二家,雙方將以協助彼此在兩岸的辦事處盡速升格分行為優先。
兆豐銀為國銀外匯業務龍頭,與陸銀外匯業務往來頻仍,其中,中國銀行占兆豐銀與陸銀外匯往來的六成業務量,交行原本居兆豐銀往來陸銀第四,但是簽署MOU後,兆豐銀預估,交行將可望躍升為第二位。
兆豐銀為交通銀行與中國商銀合併,兩岸交行系出同源,均為1908年即清光緒34年創設交通銀行延續而來,因此雙方簽約合作,深具歷史意義。兆豐銀董事長蔡友才特別率領副總經理魏美玉等人,於18日前往上海浦東交行總行簽署MOU。
由於兆豐銀蘇州代表處升格分行,已在2月中向南京銀監局送件申請,而交行台北辦事處也已成立,雙方簽MOU時也承諾,將相互協助對方代表處盡速升格分行,提供對方新分行必要的協助及業務支持。
蔡友才表示,兩岸企業蓬勃發展,未來兆豐銀蘇州分行開業,以及交行台北辦事處升格分行,將持續相互協助。
兆豐拚港行人民幣業務
2011-03-21 01:16 工商時報 記者朱漢崙/專訪
看好人民幣國際化商機,兆豐金將以香港分行為前哨站,主攻相關業務。兆豐金控暨銀行董事長蔡友才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在港人民幣理財及債券承銷將是2大主攻目標,接下來將全力爭取監理機關核准香港分行辦理該2項業務。
金管會已釋出將放行國內金融業投資人民幣商品的契機,蔡友才形容:「這是redback(美元)與greenback(人民幣)之爭」,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成為世界強權的長期戰略布局,台灣金融業必須掌握此趨勢。他並預期,今年底香港人民幣存款量會突破1兆元,2015年將達香港銀行體系總量的1/3。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怎麼看目前香港人民幣市場概況?台資銀行及證券業者的商機何在?
答:香港人民幣的貿易結算、存款、債券發行量均激增,各種人民幣理財商品快速出現將使台資銀行及券商未來在貿易融資、存匯、外幣融資、貨幣及債市各方面都大有展獲。舉例來說,人民幣理財商品的部分,包括離岸人民幣公募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等。
因為僧多粥少,目前離岸人民幣債券的平均收益率不到2%,導致投資公募基金報酬率偏低,但這個問題早晚會因為後續一些開放措施,例如開放人民幣QFII投資大陸境內銀行間市場與交易所市場而改善。
其他諸如人民幣的結構商品、保險、債券、股票等商品也會相繼出現,這些都是銀行應該及早準備的商機。
問:兆豐銀被視為準人民幣清算行,如何看待兩岸人民幣清算機制建立?台灣人民幣業務應如何開放?
答:隨兩岸經貿、金融日益緊密,建立直接清算的「直通車」機制確實有必要,但這必須視中國大陸通膨、人民幣匯率問題及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的進程而定,無法操之過急。
未來台灣人民幣業務若要進一步開放,或許可由OBU先試先行,海外則透過香港分行進行清算,除了有助降低兩岸經貿交流的成本,對台灣也有防火牆的功能。
問:兆豐爭取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商機的整體戰略?
答:人民幣業務將是兆豐未來業務重點中的重點。對外,兆豐除期望香港分行的業務範圍能再獲准辦理理財業務及債券承銷業務,以增加港行的人民幣流量與存量;對內,兆豐銀行將整合集團各子公司資源,成為台商兩岸三地人民幣調度平台。
國銀登陸設第2分行 恐等1年
須首家首年經營好 規定嚴設支行也碰壁
華南銀行、第一銀行均有意在中國中西部、或東北區申設第二分行。
2011年 03月21日
【廖珮君╱台北報導】台資銀行登陸,想設第2分行,恐等1年。據透露,中國銀監會日前邀台資銀行中國分行行長、或辦事處代表開會,暗示台資銀行想設第2分行「得第1年經營好、才能開第2家」,意味中國對台資銀登陸設點政策,腳步恐將放緩。
目前兩岸相關法令中,都未規定設立第1家中國分行多久、或需符合何種條件後,才能再申設第2家分行。官員坦言,一般實務,設第2分行約是1年,行庫主管則說,希望金管會可向中國爭取縮短時程,如半年內就可設第2分行。
希望爭取縮短時程
據了解,第2分行尚未申設,台資銀行在中國首家分行,就遭逢困難,如登錄連線、或加入類似台灣聯徵中心的網路,成為會員,甚至是想申設支行,也多處碰壁。
上周五(18日)金管會主委陳裕璋與6行庫董事長與會時,某董事長坦言,中國分行要做業務,需與陸銀連線、或加入類似台灣聯徵中心的「城市網」成為會員,但成為會員並非易事,讓國銀生意難做。
業者紛紛打退堂鼓
另一董事長說,目前中國僅允許同行政區下,才可設支行,但中國對「直接隸屬的行政區」很小,讓台資銀想在同個行政區分行下設支行多處碰壁,希望金管會可向中國爭取,開放可同省設異地支行。
彰銀昆山分行去年成立後,本有意在昆山和上海中界的「花橋」設支行,但發現花橋非中國所謂的「直接歸屬」昆山的行政區內,當天才向金管會陳情。彰銀副總陳允進說,在花橋設支行規劃未改變。
申設第2分行時程,得再等等。行庫主管說,日前中國銀監會邀台資銀行中國分行行長、辦事處代表開會,監管三部主任楊麗平說,台資銀首年經營好、才開第2家,讓有意在下半年遞件業者,打退堂鼓。
評估綠色通道設點
多家台資銀行評估在「綠色通道」設第2分行,惟業者憂心,至今中國尚未對綠色通道提出任何具體優惠措施,反是對海西特區,喊出先試先行政策,使業者陷入觀望。
第一金董事長蔡慶年曾在行務會議上說,今年將評估在綠色通道,申設中國第2分行;華南金總經理劉茂賢也說,今年除規劃設第2分行外,也評估在深圳設支行。所謂綠色通道,是中國為鼓勵台資銀行,不侷限在沿海城市設分行,提出在中國中西部、東北部設點,給予快速核准且不限分行家數優惠。
首度揮向海外
2011-03-21 01:16 工商時報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為加速擴大海外版圖,台銀將首度啟動海外併購。為提高利差,帶動整體獲利,台銀今年將全力布局海外市場,台灣金控董事長張秀蓮上周更在行務會議公開指示,相關部門應伺機評估海外併購對象,加快擴大海外版圖。
這也正式宣告,家大業大的台銀,將在海外併購初試啼聲。金融人士指出,儘管有不少法規束縛待突破,但台灣金控在併購上,仍被主管機關高度期許,包括財政部也希望台灣金控能展現國營金控格局,藉由併購壯大自身。
與會人士轉述,張秀蓮在行務會議指示,除中國大陸布局,相關部門也應同步思考增設其他地區的海外據點,張秀蓮更特別表態:「若有好的機會,也可以推動海外併購。」
過去台銀要擴張海外據點,多半都是成立辦事處、分行,決策高層明確表態鼓勵併購,以加快擴點速度,可說是第一次。包括富邦金、國泰金、永豐金等中大型民營金控,旗下銀行海外布點都已開始透過併購一步到位,例如當初北富銀併購港基銀行(現香港富邦銀)、國泰世華銀在越南拿下世越銀行、永豐銀在洛杉磯買下遠東國民銀行都是先例。
除了海外據點擴張,張秀蓮也指示今年要加碼海外資產。根據台銀內部計畫,海外資產擴張將以加碼投資及承作大型國際聯貸為主力,台銀目前海外資產部位,合計OBU與海外分行近新台幣4,000億元,今年預計比去年成長10%。
日助長通膨 金融界促加快升息
2011-03-21 01:17 中國時報 黃琮淵/台北報導
震後情況未明,我央行可能暫緩擴大升息,引爆金融圈「異」見。大型金控研究部門主管認為「萬萬不可」,因日本為應付災後重建,祭出量化寬鬆政策,將讓已嚴峻的通膨形勢更為惡化,我央行升息不僅不能停,反而應該加快。
「美國一直放錢、日本現在跟著放,威力可想而知!」這名主管直言,美國連續祭出寬鬆貨幣政策(QE2)的結果,營造出全球低利率的資金氾濫,除堆砌出房股市的資金行情榮景,卻也引爆通膨危機,讓全球央行抱著頭在燒。
只不過,美國QE2問題還沒解決,日本又遭逢九級強震襲擊,為穩定金融市場,近一周以來,日本央行已向市場注資五十億日圓,創下有史以來最快注資紀錄,形成兩大央行猛丟錢的現象。
金控主管表示,日本從去年至今,無限度向市場注資,規模遠超美國量化寬鬆政策,預料套利資金威力將慢慢浮現,全球通膨只有持續惡化的份。
日本震災衝擊全球經濟,先前一度傳出,中國大陸將延遲推出緊縮措施,但人行上周又調高存準率至廿%,緊縮步調絲毫不受日本震災影響。
行庫主管解讀,人行調升存準率,是擔心短期內日圓將大舉流入,可能再次導致全球流動性過剩,恐助長通膨,「而這也是台灣會遇到的問題」;他認為,雖然上月物價指數還沒飆破二%的「容忍極限」,但央行有必要提前因應。
民營金控獵才 年薪上看90萬
2011-03-21 01:16 工商時報 記者王立德/台北報導
民營金融機構徵才待遇
看好今年景氣,民營金控也掀起搶人風,包含台新金、中信金最近都到校園徵求儲備幹部。金融業者指出,一般而言,民營金控儲備幹部的年薪均介於80-90萬元,但各家發展方向與訓練方式則略有不同。
富邦金今年預計要招20-25名MA,月薪約55,000元,相關主管表示,富邦金沒有像同業保障年薪14個月,但這幾年加算年終獎金和紅利等,年薪平均約15-16個月,接近90萬元;隨兩岸金融開放,未來MA主舞台將在中國大陸。
中信金、台新金今年均有意併購壽險公司,若中信金、台新金打造保險版圖,儲備幹部也有機會同學習銀行、保險業務。月薪部分,中信金月薪約55,000元,台新金約52,000元,都保障年薪14個月。
外銀徵才則是強調扎實訓練,如渣打銀將儲備幹部分為本地儲備幹部(LG)及國際儲備幹部(IG),每年至少一次將IG派往海外受訓,與其他國家IG一同學習交流,培養世界觀。
花旗銀則強調落實培養在地菁英,除同樣會將儲備幹部外派受訓。匯豐銀儲備幹部(MT)則採集中式訓練,2年內要培養成獨當一面的主管,比一般正常需要5年時間更快。
一般來說,外銀薪水略高於國銀,渣打沒有保障年終獎金,年薪約90萬元;花旗月薪約65,000元,匯豐銀約7萬元,加上年終獎金及績效獎金,也有近90萬元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