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金融機構掀起增資潮,除開發金、兆豐金、中信金、國泰金四家金控股本已超過千億元外,富邦金、元大金今年也將晉身「千億俱樂部會員」。
*國票金經營權之爭,四大股東昨日首度進行協商。
*今日上午再傳出在財政部主導下,台新金與彰銀合併案將「和平落幕」。
*第一金日前董事會通過現金增資8億股,以目前第一金股價估算,可望募集160億元至180億元資金。
*開發金控擬於股東會修改公司章程,縮減董事會總席次,可能讓開發金現有3席公股董事席次進一步「縮水」。
*大眾銀董事長陳建平公開徵求委託書,力保現增案順利通過。
*永豐金昨日公告,永豐金證券為擴充資本額,將辦理13.95億元資本公積轉增資,增資後將拉高到153.6億元。
*元大證搞烏龍 外資持股中美晶消失6.1萬張。
*今天適逢台指期5月合約結算,期交所也選在今天舉行記者會,期交所表示,5月3日至17日股票期貨日均量約在1萬1千口,較今年前5月的日均量5千多口呈倍增情形。
*繼金融海嘯時期基金經理人換頻繁,今年以來隨著景氣復甦、基金經理人再度出現大洗盤,今年以來已有96位基金經理人異動。
*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薛琦今日將飛到上海浦東,參與第4屆陸家嘴論壇,並參加「兩岸三地金融合作共創雙贏」專題研討。
*香港商品交易所推出的第一項產品合約以美元報價及結算的1000克黃金期貨合約於昨天正式上市交易。
.............................................................................................................
富邦金、元大金 資本額衝千億
【經濟日報╱記者呂淑美/台北報導】 2011.05.19 03:19 am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國內金融機構掀起增資潮,除開發金、兆豐金、中信金、國泰金四家金控股本已超過千億元外,預計富邦金、元大金今年也將晉身「千億俱樂部會員」。金融業者表示,若股本膨脹,獲利未能同步成長,恐將進一步稀釋每股獲利能力。
近來不論是民營或公營金融機構,如華南金、第一金、富邦金、日盛金等,均紛紛宣布大舉辦理現金增資;還有不少銀行、金控董事會決定99年度股利分配時,大幅提高分配股票股利的比重,希望透過盈餘轉增資來提高資本額。
以彰銀來說,99年股票股利大幅拉高至0.9元,盈餘轉增資達55.88億元,增資後資本額將達到676.83億元,超過目前公司章程所訂的額定資本額650億元,因此今年股東會將提議將額定資本額拉高至800億元。
金融業者指出,考量今年景氣持續好轉、登陸需要較多資本,及因應新版巴塞爾協定上路,各金融機構都紛紛增資,希望增列普通股權益資本項目要求,以提高自有資本比率。
據統計,目前計有14家金控及銀行資本額逾600億元,其中,開發金、兆豐金、及國泰金早已超過千億元資本額,中信金則是在近期晉升到千億元俱樂部。以元大金將合併寶來證,以及富邦金擬大舉現增來看,未來一年內股本都有機會突破千億元 。換言之,14家金控就有6家股本超過千億,占五分之二。
在各金融機構一頭熱大舉增資下,有金融業者發出警語,「未來資本額大幅擴充 ,獲利能否同步拉升將是一大挑戰」。
業者強調,在獲利成長空間有限,而股本一路大幅攀升下,恐將稀釋每股獲利能力,不僅如此,原本已是亞洲最低的資產報酬率(ROA)、淨值報酬率(ROE),恐將持續往下,業界應提早因應。
國票金 可能公民共治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呂淑美、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1.05.19 03:19 am
國票金經營權之爭,四大股東昨(18)日首度進行協商。由於美麗華、耐斯兩大陣營各有堅持,對於董事席次,以及董事長、總經理指派權等細節,會中尚未達成具體共識。
有關人士表示,以公股介入協調的態勢來看,最後國票金經營權可能朝向公、民共治方向,董事長、總經理人選勢必是四大股東都可接受者,至於是官派或民派,恐怕要等到委託書徵求結果出爐後,才會比較明朗。
對於四大股東昨天面對面協商一事,國票金發言體系指出:「沒聽說有這事。」
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昨日國票金四大股東確實有會面、進行初步的協商,但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人在上海,並未親自與會,至於美麗華和耐斯集團,皆有代表出席。
據了解,耐斯集團已經表態會支持公股,以取得國票金董事長的指派權,但美麗華與旺旺集團陣營,迄今並未打算放棄董事長的指派權,僅強調 該陣營提出的董事長人選,會經過公股同意,未來也會充分尊重公股意見。
在董事席次方面,泛美麗華陣營方面認為有六席董事實力,公股希望有二席,至於耐斯集團則主張跟公股將共拿七席。據了解,由於各方都不肯退讓,使得昨日協商場面一度很尷尬。
有關人士表示,這麼複雜的問題,也不可能在一次協商就敲定,還會有後續的協調。
據了解,由於公股並非國票金的最大股東,對董事長指派權,公股不會強求,但如果其他民股對公股有所期待時,或兩大陣營擺不平時,公股才會出面指派董事長。
台新、彰銀合併案 大和解?
【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2011.05.18 02:28 pm
今日上午再傳出在財政部主導下,台新金(2887)與彰銀(2801)合併案將「和平落幕」,上午台新金表示,與財政部間的溝通互動一向都很良好,未來也會持續就彰銀股權案懇切溝通,希望能尋求共識,不過距離彰銀11月董監改選還有半年左右時間,現在談什麼都還太早。對於是否釋股,台新金還是不願鬆口。
對於一再傳出官股要主導彰銀改選,台新金上午再度重申,與財政部公股小組一向溝通順暢,雙方互動良好,截至目前現狀並無改變,對於外界屢屢傳出台新金不排除出售彰銀股權,台新金仍然予以否認,認為純屬外界臆測。對於彰銀股權態度,台新金對外始終透露沒有要輕言放棄的意思。
日前台新金董事長吳東亮針對彰銀改選案,以「要多和政府誠懇溝通」作回應後就不願再多談;總經理林克孝在公開場合也表示,現在距離彰銀董監改選還有約半年,台新金將持續與公股保持溝通,但有關雙方是否聯合徵求委託書、或者是各自徵求後再協商,現在談都「還早」。外傳公股顯示出緊張態度,他也直言,公股其實沒那麼緊張,是外界過度解讀。
上屆彰銀改選,台新金與公股並未合作徵求委託書,而是各自努力後,再行協商。此次是否延續過去作法,台新金僅強調,台新與泛公股都是彰銀最大兩個單一股東,雙方一定會秉著彰銀全體股東最大權益基礎,充分溝通相關議題。
第一金增資 公營事業擬認購
【經濟日報╱記者洪凱音/台北報導】 2011.05.19 03:19 am
第一金日前董事會通過現金增資8億股,以目前第一金股價估算,可望募集160億元至180億元資金,預計9月底前完成。市場預期,公股可能放棄認購,由公營事業接手。
金融人士預期,接手的公營事業中,又以口袋「麥克麥克」的中華電、台灣菸酒呼聲最高。惟第一金相關人士表示,目前談認購人選,言之過早。
第一金旗下第一銀行在利差、放款雙雙成長下,獲利優於內部預期,累計前4 月稅前盈餘34.5億元,已達成全年目標35%。法人指出,以上半年成長速度看來,今年獲利有機會突破百億元大關。
一銀解釋,銀行前四月獲利優於預期,主因授信結構調整,特別是中小企放款持續領先,加上利差擴大趨勢確立,且下半年適逢旺季,營運可望繼續成長。
今(19)日將舉辦線上法說護的華南金,預估也將釋出樂觀訊息。董事長王榮周上周末對外表示,金控去年稅後盈餘較前年成長36%,今年在銀行本業成長與整體大環境轉佳下,高成長率可以維持到年底。
開發金董事席次 擬減到9席
2011-05-19 01:10 工商時報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開發金目前董事名單
開發金控擬於股東會修改公司章程,縮減董事會總席次,如果過關,可能讓開發金現有3席公股董事席次進一步「縮水」。據悉,開發金控董事會已通過此案,將總席次下限由15席降為9席,為後年登場的董監改選預作準備。
去年開發金控改選後,15席董事中,公股3席包括兆豐銀代表人魏美玉、台銀代表人林素蘭、台銀代表人歐興祥,另1席則由前公股派任常駐監察人張家祝以自然人名義當選。
開發金現行公司章程規定的董事席次區間為15席-21席,上周董事會通過方案,據悉是將席次區間,調整為9-15席。
開發金縮減董事席次,可能影響公股釋股開發金意向,相關人士指出,包括台銀、兆豐早就想賣出開發金持股,台銀更數度編釋股預算,但每次都被立院刪除,如開發金縮減總體董事席次,公股未來要選上1席需要更多持股。
以董事會席次縮為9席為例,選上1席至少要10%持股,相關人士指出,公股是不是有必要再出人、出錢來爭取席次,可能是未來值得思考的方向,但公股現階段仍會秉持「伸張股東權益」的原則,保衛應有的股東權。
消息透露,開發金經營階層原本在董事會提出的公司章程修改方案,是將席次區間由15-21席,調整為7-15席,也就是下限由15席「砍」到7席,但會場上公股董事出面發聲,認為11-15席較妥,折衝結果,席次下限由7席改為9席。
目前台銀對開發金持股1.83%,擔任2席董事;兆豐持股1.45%,擔任1席董事,據指出,與會公股董事同意以9席定案,除了公股股數及席次不多,對決策影響力有限,另一原因是大部分金控董事會席次均在9席左右。
推增資案 陳建平急徵委託書
2011-05-19 01:10 工商時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
大眾銀董事長陳建平公開徵求委託書,力保現增案順利通過。圖/本報資料照片
大眾銀董事會決議,不排除引進海外策略投資人、辦理100億元現金增資,為保證百億現增案能在股東會順利過關,大眾銀以董事長陳建平為首,透過清園公司公開徵求委託書,清園公司董事長為陳建平的母親陳黃淑惠。
這次徵求委託書不透過凱雷出面,反以陳建平為主,大眾銀總經理許建州指出,陳建平是大眾銀的大家長,當然由他出面徵求委託書,以順利通過百億元現增案。
大眾銀指出,這次百億元現金增資,不排除採取私募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以引進海外策略性投資人,但合作對象未談定,因此不便公布。
大眾銀同時指出,大眾銀香港財務公司改制分行,目前正在申請執照,預期今年中就可完成目標,未來等兩岸金融開放鬆綁,大眾銀便有機會藉由香港設點經驗,直接登陸申辦事處和分行。
大眾銀去年減資59.29億元,減資後實收資本額降至237.17億元,同時也通過360億元私募增資案,但礙於兩岸金融互相投資遲未開放,大眾銀今年決定以100億元增資案取代,若順利增資,股本將增加到337.17億元。
大眾銀去年才改選董監,其中眾希股份公司取得5席,和聯投資、清園投資、弘光投資、光陽工業各1席,獨立董事由林基源、董宏思、龔明鑫、范瑞穎擔任,監察人則由雄賀股份公司及勤育投資。
永豐金證 增資至153.6億元
2011-05-19 01:10 工商時報 魏喬怡
永豐金昨(18)日公告,永豐金證券為擴充資本額,將辦理13.95億元資本公積轉增資,永豐證券資本額原為139.7億元,增資後將拉高到153.6億元。
永豐金控發言人廖達德指出,永豐銀今年也打算增資37.8億元,預計6月底完成,主要是採金控盈餘轉增資。
廖達德指出,考量增資主要是為股權投資預作準備,因為法令規定,證券商從事具股權性質的投資,投資金額不得超過實收資本額40%,因此有擴大股本的需求。
元大證搞烏龍 外資持股中美晶消失6.1萬張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昨(18)日盤中傳出中美晶(5483)外資持股劇減6.1萬張!追查發現,原來是代理中美晶股務的元大證申報錯誤,且是上週五(13日)發生,也已經更正、公告,證實是虛驚一場。
中美晶外資持股原本是8.3萬張,但上週五收盤卻只剩2.2萬張,這個消息讓櫃買中心、中美晶都跳了起來,外資持股怎麼會在1天內少6.1萬張?
還好上週五盤中沒人發現,當天股價還上漲,沒有造成投資人損失。元大證則表示,查證結果是電腦欄位跳掉,以至於輸入數字有誤,而一發現錯誤已立即更正。
受到太陽能電池廠產能利用率只剩6成的消息影響,以矽晶圓為主要業務的中美晶近期股價則加速趕底,昨(18)日收盤92.2元,盤中一度碰到90元關卡,法人表示,昨日盤中綠能(3519)、茂迪(6244)都碰到100元的最低價位,但似乎跌勢稍止,而法人也預期,太陽能產業此波大跌,未來整理過後將從下游電池廠起漲,投資人若有興趣應先從茂迪、昱晶、益通、新日光等一線電池大廠逢低佈局。
股票期貨日均量 較前五月倍增
【聯合晚報╱吳瑞菁╱台北報導】 2011.05.18 02:46 pm
今天適逢台指期5月合約結算,期交所也選在今天舉行記者會,期交所表示,股票期貨在5月3日新增172檔,共有212檔股票期貨可供投資人選擇,由於也積極推動造市者制度,5月3日至17日股票期貨日均量約在1萬1千口,較今年前5月的日均量5千多口呈倍增情形。
期交所交易部經理林志成表示,除了新增股票期貨至200多檔提供投資人選擇,在進入除權息旺季的當下,期交所在除權息的契約調整新制部分也將使投資人更能享受股票期貨的優勢。
同時,有鑑於今年農曆年後市場解讀期貨外資法人在台股期現貨市場布空單,使市場氣氛轉向,認為期貨市場是影響現貨市場走弱的眾矢之的,林志成強調,期交所有提供三大法人動向的交易資訊,惟市場仍需在觀察外資在現貨與期貨市場布空或布多單之外,自營商的動向也是另一重要的觀察指標。
由於亞洲股市今大致呈走多格局,儘管台股昨天在受MSCI雙降比重利空因素拖累,昨天失守8900點關卡,今台股在國際股市普遍走紅景況下,台股大盤加權指數積極守在平盤之上,呈小漲格局,台指期今也呈拉高結算表現。
股票期貨是否會再逐季增加,期交所發言人邱文昌副總則表示,會逐季檢討,但並不會硬性一定要增加。股票期貨5月3日新增加至200多檔,也與現貨市場高度連動,17日股票期貨成交量第一名是勝華期貨,在現貨市場熱門股票之外提供更多多空選擇。
基金經理人 大搬風
2011-05-19 01:10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繼金融海嘯時期基金經理人換將頻繁,今年以來隨著景氣復甦、基金界人力需求激增,基金經理人再度出現大洗盤的現象,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今年以來已有96位基金經理人異動,其中不乏知名的基金經理人變動。
今年基金經理人異動頻繁,尤其1月、3月更有多達30檔基金以上的經理人異動。
基金經理人變動原因,有些是職務調整,也有些是自行求去、更有人是因績效好而跳槽,還有一些是受併購影響,原先的基金經理人在新人入主後遭換將。
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蕭碧燕指出,當基金經理人異動時,投資人不妨先觀察3-6個月。通常新上任的基金經理人多少會調整持股,投資人可先看新上任的基金經理人選股功力如何,是否相較大盤抗跌、抓住上漲主流趨勢,再作判斷。
除了基金經理人異動,也有基金公司高層異動。出缺已久的安多利投信董事長,昨日決定新任人選,由衛純菁出任,董事也從丁揚修、鄭志偉改為衛純菁、張承中。
陸家嘴論壇開鑼 薛琦打頭陣
2011-05-19 01:10 工商時報 記者林殿唯、楊穆郁/綜合報導
在昨(18)日迎接鮭魚返鄉的第8家第一上市公司KY百和(8404)在台掛牌上市之後,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薛琦今(19)日將飛到上海浦東,參與第4屆陸家嘴論壇,並將參加浦江夜話(分組座談)之「兩岸三地金融合作共創雙贏」專題研討。
陸家嘴論壇是由上海市政府與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及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一行三會〉所共同主辦,今年將邁入第4屆。
薛琦本身為自由派經濟學者,多次出席兩岸相關財經論壇,且自擔任證交所董事長以來即積極推動兩岸三地資本市場、證券市場交流,致力推動兩岸三地ETF互掛,而去年9月台灣開放紅籌股權證,也是薛琦的商品國際化、多元化開放政策之一,是以受邀參與「兩岸三地金融合作共創雙贏」議題之對話,並將做專題報告。
本次陸家嘴論壇將由中國證監會主席吳定富與上海市長韓正分別擔任輪值主席,規格相當高,加上今年是中國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十二五規劃中的金融改革與經濟發展也成為論壇上最受市場關注的焦點,加上出席的貴賓均是來自一行三會與全球各地的金融業重量級人士,使得陸家嘴論壇也被譽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金融論壇。
承辦這次論壇的上海市新聞辦工作人員表示,陸家嘴論壇對於出席人數與媒體參加本不欲多做限制,但由於今年報名的全球媒體實在太多,光是境外媒體報名的人數就達上百人,主辦方不得不進行篩選。
今年陸家嘴論壇將從19日至21日在上海浦東舉行,並將於20日舉行正式開幕儀式,論壇規模約有800人參與。而本屆陸家嘴論壇主要活動4個全體大會、8個專題會議、8個浦江夜話。
據了解,薛琦與會的重頭戲在是於19日晚上出席一個浦江夜話,研討議題為「兩岸三地金融合作共創雙贏」,大會對報告內容並未設限,惟預計薛琦將就近年來台灣與大陸、香港金融、證券市場互動的關係,提出專題報告,並與其他與會人士交換意見。
香港商交所 黃金期貨交易開鑼
2011-05-19 01:15 旺報 記者梁世煌/綜合報導
香港商品交易所推出的第一項產品合約以美元報價及結算的1000克黃金期貨合約於昨天正式上市交易。
香港商交所主席張震遠昨日透露,估計在頭幾個月裏,商交所的每日成交合約在數千張左右,預計未來會逐步增加。他同時透露,香港商交所目前正計畫推更多的商品期貨產品,其中包括在7月中將會推出白銀期貨合約,9至10月期間將會推出以人民幣計價、以美元結算的黃金期貨合約。
張震遠則表示,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和印度兩國,近年來一直是全球主要商品特別是黃金的消費大國,但亞洲區的市場參與者卻始終在商品定價上缺乏主導權,因此,香港商交所的新交易平台為亞洲區的交易者在全球商品定價上,提供更大的發言權,並為其提供契合亞洲市場需求的產品。
**************************************************************************************
本新聞資料摘錄自以下台灣新聞網站,如需更詳盡之內容,請參閱以下網址: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網理財: <http://money.chinatimes.com/>
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
鉅亨網: <http://www.cnyes.com.tw/>
精實新聞: <http://www.moneydj.com/default.htm>
中央社商情網: <http://www.cnabc.com/index.html>
時報資訊: <http://www.infotimes.com.tw/>
nownews:http://www.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