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法人董事富邦證券已改派法人代表,由韓蔚廷接替葉公亮為證交所法人董事代表。
*寶來證 今年將推15檔TDR。
*第一金證券在金控新任董事長蔡慶年帶領下獲金劍獎。
*國票金(2889)今年改選,官股行庫奉行政院指示「不計價位、全力買進」,並以取得2席董事為目標。
*在港台資券商 准作人民幣業務。
*證券商爭取大陸辦事處升格營業部或分公司現曙光,大陸券商對於兩岸透過複委託相互擴大投資有價證券範圍,興趣濃厚來台設點意願大增。
*外資券商美系主管 傳分到3,000萬
*散戶投資信心的證券劃撥帳戶餘額去年12月升抵1.34兆元,較前1個月增加253億元,餘額刷新歷史紀錄。
![]() |
||
|
||
2010年券商複委託交易統計出爐,本土券商排名再度大洗牌,除前年首度拿下冠軍的元大證券蟬聯寶座外,去年亞軍凱基證排名再降一級居第三,為群益證超越;富邦證擠下寶來證排第四,交易量100億元以上券商,年成長率之冠則是永豐金證券逾1.5倍。
元富證、大華證則是去年首度擠進前十大,台証證前年底為凱基證合併消滅,退出十大榜單,國票證也因交易量大幅衰退,從前年的第九名跌出榜外。 觀察整體本土券商複委託交易量,去年延續前年高成長的氣勢,交易量從前年重回2,000億元的相對高水位,到去年再高成長突破3,000億元大關,年成長率五成以上。雖然加計外資券商的複委託交易量,還未回到2007年的高點,但是單就本土券商來說,去年複委託交易量則已創下新高。 若從市場別來看,拜複委託開放投資紅籌股之賜,投信大中華基金大買港股,以及台灣存託憑證(TDR)熱度持續,香港市場交易量雖仍次於美股,但差距已大幅拉近。 前十大本土複委託券商中,交易量超過100億元的家數雖與前年同為七家,但其中有六家達到300億元以上。 雖然去年港股恆生指數與大陸上證指數表現欠佳,但這兩地股市主跌族群在金融與地產類,因此投資人只要避開這兩大類,其他包括糧食、能源、基建等,仍是投資人熱中標的,因此吸金力量仍大,可望帶動複委託交易量大幅成長。
|
![]() |
||||
|
||||
證交所法人董事富邦證券已改派法人代表,由韓蔚廷接替葉公亮為證交所法人董事代表。 葉公亮原為代表富邦證的證交所法人董事代表,他於今年1月21 日辭掉富邦證董事長後由陳邦仁接替為新任董事長;但陳邦仁並未代表富邦證,而是由韓蔚廷代表出任證交所法人董事。
第一金證獲金劍獎
第一金證券在金控新任董事長蔡慶年帶領下,積極走向海外服務全球台商企業,並配合政府政策輔導亞太地區台商回台上市上櫃,在中國、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地區努力深耕,尤其在馬來西亞地區,所輔導的台商駿吉控股有限公司正積極進行回台上櫃準備作業,本月23日獲馬來西亞貿工部部長拿督慕斯達法頒發的亞太國際誠信企業金劍獎殊榮,成台灣第一家獲獎的證券業,董事長廖述仁親自參加授獎。 據第一金證券董事長廖述仁指出,第一金證券完整的團隊,配合第一銀行遍及海外各地分行的共同行銷網路做最佳資本市場全方位服務。更進一步與台商聯誼,尋找台商回台籌資機會;此次共有來自全球615家參與角逐,48家國外知名企業獲此項殊榮。 國票金改選 官股想拿2席董事
〔記者高嘉和、廖千瑩/台北報導〕據消息人士透露,國票金(2889)今年改選,官股行庫奉行政院指示「不計價位、全力買進」,並以取得2席董事為目標,依目前泛官股已買進13.4萬張估算,4月底截止過戶之前,官股還需再買進26萬張。 據表示,官股要重回國票金董事會的主因,係目前美麗華及耐斯兩大股東長期不和,去年還曾爆發投資大都會人壽、罷免董事及獨立董事質疑高價購併華頓投信等爭議,金融決策高層認為,官方光是靠事後監督根本難以弭平兩方爭端,本月初政府高層決定強勢出手,由各官股行庫買回2007年公開拍賣出的股份,6月改選時,官股要取得2席董事,在董事會中制衡兩方人馬。 行政院:不計成本買進 國票金資本額233億元,設有11席董事,取得1席董事的股權約需要8.5%,大約19.8萬張。 四月底停止過戶前 官股要買39.4萬張 2007年之前泛官股共持有國票金16.9%的股權,主要是兆豐金(2886)持5.87%;合庫(5854)6.99%(合庫持股包括前農銀部分),其他還包括第一金(2892)、華南金(2880)、台銀、土銀都有持股,2007年受財政部指示全數拍賣出清,如今要如數買回,至少要從集中市場買進39.4萬張才夠。 據熟悉內情人士透露,由於政策指令下得很倉促,各官股銀行臨危授命在1月中旬開始進場。由於是政策任務,為達成目標,各行庫根本是不計成本大量買進,才造成國票金股價由1月14日13元附近,每天大量上漲,走勢讓整個市場大感意外,到昨天收盤已達17.1元,累計過去7個營業日,成交量達37.4萬張,周轉率達16%。 國票金第1波上漲是由外資於去年12月2日發動,到1月3日為止共買超約10萬張,佔國票金股權比重約6%。據了解,兩方人馬都各自找來外資助陣,第2波係由官股行庫進場,至昨天為止已買超13.4萬張,佔股權比重約5.8%。由於官股買盤還未停歇,使得今年的改選熱鬧可期。 |
(上級機關及金融財經相關新聞):
![]() |
||
|
||
香港台資券商看好人民幣業務,醞釀爭取相關商機,包括人民幣債券承銷、人民幣債券與基金的自有資金操作、接受客戶委託購買人民幣商品等,希望主管機關明文規定准許承作。 由於相關業務台灣方面並未明文規定不能承作,因此金管會擬發函解釋釐清業者疑慮,將是券商一大利多。 金管會官員表示,台資券商在香港設立的分公司或子公司,只要是香港主管機關准許的業務,原則上都可以承作,對於人民幣債券承銷等業務,台灣方面並未明文規定不能承作,因此針對業者的疑慮,必要時會發函解釋。 券商表示,目前台資券商大陸辦事處不能營業,未來爭取升格大陸營業部或分公司,還有待兩岸後續協商,但是現階段大陸在香港建立境外人民幣市場,以市場火紅的程度,是台資券商賺錢的好機會。包括自有資金操作或是經紀、財富管理推介客戶投資人民幣相關商品,報酬率相當看好,因此希望能明確鬆綁,讓台資券商在登陸開放前,先有機會在香港賺人民幣財。 以香港人民幣債券為例,發行金額從2007年100億人民幣、2008年120億、2009年160億一路攀升,預估今年將突破200億,換算新台幣將達1,000億元,市場呈現「僧多粥少」、一券難求的熱況。看中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商機,不僅台資銀行香港分行爭取承作,台資券商也有高度興趣。 香港台資券商高層主管指出,金管會之前對券商在香港的管理原則,是香港當地註冊者準用香港當地法令,也就是香港金管局允許當地券商從事業務,台資香港券商也可做。 但如果是註冊在香港以外第三地如開曼群島、BVI等,情況似乎又不同。去年10月日盛金控因為旗下日盛證轉投資日盛財務(開曼)公司,投資買賣香港國企股(H股),因此遭金管會處分。 券商表示,雖然金管會表明香港註冊券商適用當地規範,但日盛證被罰還是讓券商擔心,券商在港承作人民幣計價商品或業務,金管會到底是允不允許,因此希望金管會說明清楚,或是進一步解釋。 金管會表示,對於台資券商香港分公司或子公司承作人民幣計價業務或商品,現行法令並未特別禁止,原則上大陸地區法人發行的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如港澳地區H股等不行外,其餘並未限制,日盛遭罰主要即因投資H股所致。 |
![]() |
||
|
||
證券商爭取大陸辦事處升格營業部或分公司現曙光,根據券商公會掌握資料,大陸券商對於兩岸透過複委託相互擴大投資有價證券範圍,興趣濃厚,來台設點意願大增,在兩岸開放秉持平等互惠原則下,只要對岸券商想來台,台資券商爭取辦事處升格的機會很大,今年中兩岸經濟協議(ECFA)增補協議將可望協商。 據了解,已與台灣券商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或計劃農曆年後簽署者,如國信證券、銀河證券等券商,就有意來台。雖然金管會能否在今年內就放寬複委託投資標的範圍至香港國企股(H股)乃至大陸B股、A股,有待觀察,但長線趨勢走向開放。 券商公會理事長、永豐金證券董事長黃敏助指出,券商公會今年要推動開放券商複委託投資股票範圍,從現行港股紅籌股,擴大至H股、B股、A股。根據他多次走訪大陸業界、證券業協會與主管機關發現,對岸業者對複委託業務也有高度興趣,研擬推動當地主管機關與台灣協商相互開放。 黃敏助表示,這樣一來,過去台灣券商因大陸券商沒興趣來台,而導致登陸一無所獲、原地踏步的態勢,可望改變有突圍跟進銀行登陸營業的機會。
|
![]() |
||
|
||
台股逼近9,000點大關,已宣布年終獎金的高盛、摩根士丹利、花旗環球等三家外資券商,平均年終獎金約二至五個月。某美系研究部主管甚至傳出年終金額與年薪一樣高,約3,000萬元,也就是年收入高達6,000萬元,羨煞許多本土券商從業人員。 外資券商薪水屬於「總和制」,意即台灣區的薪水總額固定,通常由台灣區的執行長(CEO)決定每個員工的比重。外資講求績效,每個人的落差很大,證券分析師的年薪從20萬美元到200萬美元不等,換算成新台幣即600萬元到6,000萬元。一般的外資分析師,今年年終獎金500萬元比比皆是。 除了年終獎金令人欽羨,部分外資券商還展開加薪。花旗環球這次給員工一個驚喜,日前已率先調薪。據了解,調薪幅度約在5%至20%之間,是否帶動同業跟進,還有待觀察。 不過,年終獎金的部分,花旗總公司去年獲利106億美元,台灣的分析師平均約分得二至四個月的年終。部分員工指出,今年年終雖比去年好些,不過「不如預期」,可能是先前期望太高。 外資券商的紅利,包括年終、股票、分紅,今年美系券商仍然採取較高的股票比率,除了節省母公司現金支出,也有「留人」的味道。 |
台股相關統計數據趨勢 |
兩岸金融ECFA生效題材發燒,台股萬點行情可期,根據央行統計,象徵散戶投資信心的證券劃撥帳戶餘額去年12月升抵1.34兆元,較前1個月增加253億元,餘額刷新歷史紀錄。
蠢蠢欲動的不僅國內散戶大軍,外資法人同樣以具體行動展現對台股的高度興趣;去年12月外資淨匯入金額達43.82億美元,停在外國人新台幣帳戶上的金額也還有2,229億元,較去年11月小增12億元。
銀行主管指出,不論證券劃撥帳戶或外國人新台幣帳戶,都是隨時準備投入台股的儲備銀彈,有助創造新一波台股多頭榮景。
台灣資金動能充沛,央行公布,去年底活期存款餘額達10.46兆元,和證券劃撥帳戶餘額,雙雙創下歷史新高,金融業人士分析,受此影響,和台股有關的數據都展現多頭氣勢。
去年底,台股總市值上漲至23.8兆元,僅次於2007年10月的24.2兆元,創下歷史第二大;台股月平均股價8,777點,也較前1個月大漲427點,締造2008年5月以來的31個月新高;連台股的日平均成交值也衝上1,336億元的近1年新高。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副處長陳一端指出,活期存款創新高,主要是年底季節性因素;一般來說,廠商會有較多的支付貨款需求,市場交易活動熱絡,加上銀行在年底會付息,以及台股表現不錯,都讓活期存款餘額水漲船高。
9000點震盪封關 抱股過年水位5成

2011年 01月26日 蘋果日報
台股上周突破元月初9046高點再創9092今年高點,但周成交量只有6525億元,明顯低於第1周的7908億元,成交量未能放大配合下,加上陸股下跌影響,大盤衝高遇壓拉回至9000點以下,陷入9000點附近震盪走勢。
9周KD值雖在80以上但開口閉合,20日均線和均量走平,中期助漲力道弱,如無重大利多或利空影響,封關前以在9000點附近震盪可能性大。
成交量萎縮不利上攻
元月指數雖攻至9000點整數關卡,但面臨2008年3~5月馬總統就職前的套牢區,那3個月指數高點在9049點至9309點間,月成交量達3~3.35兆元,元月因交易天數較少,月成交量可能不及3兆,成交量未再放大,即使向上突破也會拉回。
量能角度來看,除非接下來有利多激勵外資及本土資金大量回籠,成交量明顯放大,大盤能在9000點上下震盪,進行以時間換取空間的時間波調整,已屬最穩健走勢。
大盤9周KD值仍維持80以上鈍化,大盤有機會維持9000點上下震盪,推估如2月的周收盤跌落8800點之下,9周KD值可能從80高檔交叉向下,出現中段整理訊號,意即多頭宜進不宜退。
而且即使退也不能退太多,多頭至少要堅守13周均線和7032低點起漲之上升趨勢線支撐(8600~8700點間),這是7032低點上漲後,每次拉回整理的多頭最後防線,如能維持此一慣性,表示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波段漲勢仍未結束,一旦跌破,則9周KD值向下修正開口放大,6周均線也會向下助跌,進入長時間中段整理。
首選金融塑化手機股
目前日RSI和9日KD值仍在50多空均衡點之上,短多略居上風,但成交量萎縮,日K線上已有初步價量和指標背離現象,指數突破元月初的9046高點,但日成交量僅1517億元,低於元月初1803億大量,日RSI和9日KD值指標的數值也低於9046點時的數值,顯示多方力道漸減弱。
在歐債壓力減輕下,國際金融情勢平穩,陸股雖因中國升息壓抑通膨而走弱,但美股等仍維持高檔震盪盤堅,元月至今大盤漲幅有限,封關前如在9000點附近,可適度持股過年(5成),待兔年開紅盤再視價量結構、周指標強弱情況調整。
選股方面,可留意9周KD值在80以上的金融、塑化類股,9周KD向上的的化工相關個股,原料上漲的聚酯和尼龍相關個股,電子股觀察半導體上游、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相關。
廖繼弘
◎現職:康和證券自營總部總監
◎經歷:
˙統一證自營部副總
˙康和證自營部副總
◎著作:《我的技術線型會轉彎》
◎操盤資歷: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