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比利時商KBC集團撤台,業務導致幾乎停擺的康和比聯投信終於解套!近月香港惠理集團宣布以新台幣1億7,470萬元收購比聯所持有的康和比聯投信55.46%股權。
*國票金控董監改選,進入最後的委託書徵求戰。委託書徵求人名單昨日出爐,以美麗華飯店為徵求人代表,進行無限徵求。
*國內元大馬家入股在香港上市的東方明珠創業公司,取得19.73%股權,成為該公司的第2大股東。
*台新金控今天公告,擔任博瑞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董事計葵生請辭台新金董事,以及台新金子公司台新綜合證券的董事。
*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囊括國際專業雜誌FinanceAsia2011年第11屆亞洲最佳公司等7大獎項評選第1名。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98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責成集保結算所於民國 101年底前完成有價證券全面無紙化。
 *因應兩岸金融MOU簽訂後的兩岸金融對開放,聯徵中心98年8月起加強對外資銀行及新加入的會員採取更嚴謹完善的信用資訊安控機制。
*香港信報引述上海交易所副總經理劉嘯東昨日表示,上交所有望在今年推出國際板。*。
*大陸證監會與交易所高層透露,恆生指數或國企指數的港股ETF,有望年底前率先登陸上海。
*那斯達克集團周一宣布,與洲際交易所撤回以110億美元聯手收購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的決定。
.............................................................................................................

港商惠理 入主康和比聯投信
2011-05-14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比利時商KBC集團撤台,業務導致幾乎停擺的康和比聯投信終於解套!近月香港上市公司惠理集團(00806-SH)宣布以新台幣1億7,470萬元收購比聯所持有的康和比聯投信55.46%股權,而康和證持有25%,其餘的19.54%股份則是由其他台灣少數股東所持有。

     惠理指出,完成收購之後將再增資9,430萬元,將使新公司的資本額提高至4億元,待取得相關監管機構批准後,康和比聯投信也將改名為「惠理康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未來新成立投信的董事會將會由共7名董事組成,而其中分別是由惠理以及康和綜合證券提名4名及3名董事,董事會主席將由惠理提名的董事擔任。

     比利時商KBC集團當年曾以替代能源、水資源基金一炮打響知名度,然而,在金融風暴下母公司受到重創,因而退出台灣,2009年康和投顧總代理的KBC(現為KBI)系列基金乃先行下架,投信部分雖然至今才找到新買家,但2010年7月時就因淨值在10元以下被禁止公私募基金,目前投信旗下只剩一檔基金,規模為2.4億元。

     證期局指出,此次惠理接手比聯收購康和比聯投信股份,將依照投信管理規則來審查是否符合專業機構的標準,替投資人把關。

 

美麗華 展開委託書無限徵求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李淑慧/台北報導】 2011.05.17 04:14 am
 
 
國票金控董監改選,進入最後的委託書徵求戰。委託書徵求人名單昨(16)日出爐,持股達15%以上的美麗華陣營,以美麗華飯店為徵求人代表,進行無限徵求;另外,未達無限徵求門檻的耐斯集團,則以13個戶頭,進行有限徵求,核心持股為7.4%。

不論美麗華或耐斯集團,都已內定好董事長人選,耐斯一派推出前任國票金董事長劉維琪,美麗華陣營則可能推舉華頓投信董事長魏啟林。至於現任董事長洪三雄,也在美麗華陣營規劃的董事名單中。

無論選舉結果誰勝誰敗,國票金下屆的專業經理人,勢必得獲得公股支持,才有機會在重大議案表決時,跨越三分之二的董事席次門檻。

所謂的「無限徵求」,是指大股東持股達12%以上、且超過一年,可以委託信託業、股務代理機構徵求委託書,徵求多寡沒有上限。

至於「有限徵求」,則是股東持股超過千分之二、或80萬股以上,即可徵求委託書,不過,每一戶股東,最多只能徵求到3%。

耐斯集團此次分成13個戶頭來有限徵求,以每一戶徵求3%來看,最多可以徵求39%的委託書。


 


元大馬家 入股香港東方明珠
2011-05-17 01:12 工商時報 記者吳瑞達、林殿唯/綜合報導

 國內元大馬家入股在香港上市的東方明珠創業公司,取得19.73%股權,成為該公司的第2大股東,東方明珠創業近年介入石油及天然氣產業,2010會計年度稅後盈餘4.23億港元,呈現轉虧為盈。

 市場人士受訪時表示,看好能源股未來發展潛力,應是馬家入股東方明珠創業的要因。

 東方明珠創業去年以2.25億美元的代價收購美國猶他州一處油田100%的權益,並與哈薩克Bank Central Credit合作,將協助哈薩克當地石油企業到香港上市,並計畫通過收購的手段入主哈薩克油田。一旦收購成功,將成為東方明珠創業的另一個金雞母。

 東方明珠創業公司15日公告,該公司大股東黃坤於5月13日收盤後,出售7.10億股東方明珠創業股票,當中5.6億股,由台灣企業家馬永玲買進。

 東方明珠創業原本從事物流與港口保稅倉庫,並透過關係企業投資能源及天然資源事業,旗下業務包含物流、倉儲、運輸管理等,但從2007年來連續4年虧損,使得公司不得不另尋業務發展機會,不但出售物流倉儲業務,並積極朝向能源公司的方向轉型,在去年為公司創造3.91億港元的利潤。

 香港海通證券策略分析師劉薰輝受訪時指出,東方明珠創業介入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包括去年收購美國猶他州天然氣油田,近年也有意收購哈薩克油田等,而因企業轉型,公司獲利同步提高。馬永玲收購之後,因此跨足能源領域投資。

 目前東方明珠創業業務核心集中在美國猶他州油田,並朝向油汽生產大國哈薩克發展。

 而根據公司的財報顯示,東方明珠創業目前沒有任何銀行貸款,財物狀況十分強健,著名的投資銀行摩根大通、黑石集團旗下的基金公司等都是該公司的投資人。

 東方明珠創業昨收盤價1.2元,下跌0.02元,該股近2個月來,股價呈現大幅波動,3月中旬從低檔1.01元反彈,4月初高價達1.46元。


計葵生請辭台新金董事
【聯合報╱記者薛翔之/即時報導】 2011.05.16 07:20 pm
 
 
台新金控(2887)今天公告,擔任博瑞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董事計葵生(Greg Gibb)請辭台新金董事,以及台新金子公司台新綜合證券的董事。

另外,計葵生原本在台新金擔任的顧問一職,也一併請辭;據了解,他在返美休息一段時間後,可能可能在中國大陸市場重出江湖。

計葵生是「金髮碧眼」的外國人,在2006年下半年,加入台新金控,在這之前,他任職於麥肯錫顧問公司,從事金融機構諮詢顧問的工作,也曾協助評估第一金的組織改造作業,由於專業頗受台新金大股東青睞,轉任金控營運長,但他在今年1月份,先請辭了營運長職務。

今天同樣以個人因素,辭去金控和證券子公司的董事,以及顧問職務。

 

中信金橫掃金融亞洲雜誌7大獎

2011-05-17 01:13 工商時報 記者魏喬怡/台北報導

中國信託今年獲公司治理相關獎項

 

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囊括國際專業雜誌FinanceAsia(金融亞洲)2011年第11屆亞洲最佳公司台灣「最佳管理企業」、「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資人關係」、「最佳企業社會責任」、「最致力於創造股利政策」、「最佳執行長」及「最佳財務長」等7大獎項評選第1名。

 中國信託長期推動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今年初已獲得Corporate Governance Asia(亞洲公司治理)雜誌評選為「最佳企業社會責任」(Best CSR)等4項大獎,更是本屆FinanceAsia唯一獲得7項大獎的台灣金融業者,合計中國信託今年來已經獲32項國內外大獎。

 FinanceAsia雜誌該獎項自2000年起舉辦,邀請專業投資機構及分析師上網針對各國家邀請投資者及分析師以線上自由填答方式,回覆各項獎項中心目中排名前3名的公司,今年共有超過300位投資者及分析師上網填寫。

 中國信託於「最佳管理企業」、「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資人關係」、「最佳企業社會責任」、「最致力於創造股利政策」等獎項皆為台灣第1名,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中信銀資深副總經理許妙靜則分別拿下「最佳執行長」、「最佳財務長」兩項個人獎。

 中國信託於FinanceAsia Asia's Best Company評選多次獲獎,共計6度獲台灣「最佳管理企業」、5度評選為「最佳公司治理」,加上公開的財務報表及優異的財務表現,分別4度獲得「最佳投資人關係」、3度獲得「最致力於創造股利政策」獎項。

 今年中國信託則首度獲得「最佳企業社會責任」、「最佳執行長」及「最佳財務長」獎。今年以來,中國信託更已獲得大陸環球慈善雜誌社、Corporate Governance Asia、FinanceAsia等專業機構評選的14項公司治理相關獎項。
 

 


股票全面無實體 快達成了
【中央社╱台北16日電】 2011.05.16 07:20 pm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統計,截至今天為止,採全面無實體發行的上市櫃公司累計達1612家,無實體比例已達99%以上,台灣即將步入全球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國家之列。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98年12月宣示推動有價證券全面無實體發行,責成集保結算所於民國 101年底前完成有價證券全面無紙化。

集保結算所統計,截至目前僅剩16家上市櫃公司尚未轉換,其中14家公司已排定近期內完成轉換作業。集保呼籲尚未決定轉換的公司及早辦理轉換,預期可提早在今年第 3季完成國內有價證券100%無紙化,較原定目標提前 1年半達陣。

集保結算所積極拜訪全國1000餘家發行公司,提供多項優惠方案及簡化轉換等配套措施,發行公司去年踴躍辦理無實體轉換作業,無實體比例由去年初的40%,大幅上升至目前的99%。

觀察全球已實施全面無實體發行的國家,推動過程皆經由強制立法,及長達數年時間始達成目標。台灣在政策引導下,採溫和鼓勵及便利的配套方案,在沒有強制立法的前提下,讓多數發行公司於 1年內自發性的辦理轉換作業。

集保結算所表示,無實體發行不僅提升發行公司及股務代理機構作業效率,更能降低相關發行成本,免除有價證券偽(變)造風險。

日前報載市場出現假股票事,集保結算所解釋,發行公司完成全面無實體轉換後,投資人手上持有的實體舊票須先至證券公司或股務單位辦理繳回換發後,始可在集中市場賣出,故已完成無實體轉換的發行公司,將無假股票在證券市場流通的情形發生。

集保呼籲目前手中還有實體股票的投資人盡快辦理繳回換發,及早確認股票真偽,以免影響自身的權益。
 

 


陸銀查詢國人個資 聯徵中心啟動多道安控
【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台北報導】 2011.05.16 02:49 pm 
 

距離中資銀行來台升格分行只剩129天,擔心陸銀未來將可透過財團法人聯合徵信中心系統掌握國內企業、個人的信用資料,包括台權會、全民個人資料保護聯盟、兩岸協議監督聯盟與台灣勞工陣線等多個民間團體上午赴聯徵中心關切,並要求主管機關確實加強對個人資料保護的法源落實。

聯合徵信中心上午回應表示,因應兩岸金融MOU簽訂後的兩岸金融對等開放,聯徵中心早在98年8月起加強對外資銀行及新加入的會員採取了更嚴謹完善的信用資訊查詢安控機制,有效防範大陸銀行任何不法查詢的機會,包括:電腦監視查詢量、查詢後24小時內查核同意書等文件,一旦違反情節重大者將開除會員資格,並陳報主管機關核備取得受訓證明者,這些安全機制也強化了個人資料保護的基本精神。

台權會指出,聯合徵信中心掌握全國的信用資料,實際上內部對於個資處理、利用,無法發揮有效控管,無論本國銀行或外銀在台分行,過去曾發生過違規查詢信用資料的案例。面對陸銀登台,擔心個人財務或隱私將遭到外洩而無保障。

中研院資訊研究所副研究員莊庭瑞也質疑聯徵中心為財團法人,並非公務機關,是否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第21條中有關提供外資銀行的國際傳輸限制,及對於接受國一方是否具個人資料保護的能力等質疑。

聯徵中心表示,98年8月1日起加入的新會員 (包含大陸銀行在台分行),均設有嚴謹完善的查詢安控作法,包括電腦監視其查詢量,當大陸銀行在台分行查詢量超過設定標準,聯徵中心將暫停回覆該機構的查詢資訊,並立即派員實地查核。

另大陸銀行在台分行查詢舊往來客戶的信用資料,聯徵中心基於報送及分享信用資訊平衡運作機制,採線上即時比對,一旦無報傳送資料,將拒絕其查詢該戶資料。同時,對於新客戶的信用資料,聯徵中心在查詢後24小時內,立即查核有無取得當事人同意文件等查詢合法性。若發現違反查詢情節重大者,更將重罰開除該金融機構之會員資格,並陳報主管機關核備。

因此在「電腦線上即時監控」、「當事人書面同意書」24小時查核、及「異常流量專案查核」等多道安全監控,已高於其他國家的信用查詢安控標準,國人應可放心。

 

上交所:國際板隨時開通

2011-05-17 01:13 工商時報 記者吳瑞達/綜合報導

上海國際板規劃進程

上海國際板規劃進程
 


 香港信報引述上海交易所副總經理劉嘯東昨(16)日表示,上交所有望在今年推出國際板。業內人士表示,以目前準備情況看,只要獲得監管層的同意,國際板隨時可以推出,推出條件已經成熟。

 今年3月,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曾公開表示,國際板會遵照市場運行規律逐步推出,不過中國政府對何時推國際板,一直未有定論。而根據「證券時報」昨日引述上交所人士消息,國際板面世有譜,消息指出,目前各項規則及技術準備工作均已基本完成,「只要高層批准,隨時可推出。」此外,國際板以人民幣為計價貨幣是必然,不會以美元計價。

 這位消息人士稱,目前國際板主要在進行3方面的準備。首先,在法規方面的準備主要涉及4個主要規則,包括發行辦法、交易規則、上市規則和結算規則。據了解,這些規則的草案已經完成,正在進一步細化之中;其次是技術上的準備,「目前技術上交易所已經準備了90%。」此外還有監管方面的準備,主要涉及信息披露等問題。

 與此同時,國際板法律框架也已初步確定,適用法律為「證券法」。中國有關部門已明確,在國際板上市的公司,註冊地在境外,上市地在中國。因此,適用法律為「證券法」,不適用「公司法」。證監會將據此制定一系列規章。

 此外,路透引述上交所副總經理劉嘯東說法,有不少國際性公司包括匯豐控股、東亞銀行及紐約泛歐交易所等,都表達了對在上海上市的興趣。中國境外上市紅籌公司及大型跨國企業也已表示出對國際板的濃厚興趣。

 例如,盛大網絡董事長陳天橋稍早表示,已有一些仲介機構在和盛大接觸,如果國際板開通,盛大會即刻申請。而匯豐集團首席執行官歐智華也曾對媒體表示,匯豐想成為第1個在上交所國際板上市的外國企業的想法沒有改變,一旦政策明確,馬上就會做出反應。

 而今年推出國際板,業內認為一個重要的宏觀背景是,在全球熱錢洶湧和中國可能持續升息的大環境下,可能將成為中國圈住熱錢「池子」的一部分,以緩解跨境資本對中國國內股市、樓市和實體經濟的直接衝擊。

 

首檔香港ETF 將在滬掛牌

2011-05-17 01:18 旺報 記者邱詩文/綜合報導


 大陸證監會與交易所高層透露,恆生指數或國企指數(H股指數)的港股ETF,有望年底前率先登陸上海。市場預期,首批跨境ETF將是追蹤恆生指數或國企指數的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人)基金,並由嘉實、華夏、易方達等大陸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發行。

 市場各方初步達成一致

 上海證券交易所與香港證券交易所聯合舉辦的「ETF及其他指數產品發展研討會」13日在香港舉行。

 大陸證監會基金監管部主任王林發表主題演講時透露,大陸目前已就跨境ETF初步達成一致意見,將在全面做好各項準備的基礎上加快推出。

 上海證券交易所產品開發部總監趙小平預計,今年年底前上海證交所就會推出跨境ETF,但具體何時推出,要待大陸證監會、甚至國務院作決定。

 市場預期,首批跨境ETF將是追蹤恆生指數或國企指數的產品,並由嘉實、華夏、易方達等大陸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發行。

 與會人士普遍認為,最初推出的跨境ETF,將由大陸基金公司通過QDII形式,以指數複製法追蹤境外證券或商品指數,並在大陸交易所上市掛牌。至於會用到QDII額度,趙小平指出,大陸國家外管局已承諾,不會讓QDII額度影響跨境ETF的定價,如果跨境ETF上市後交投活躍,申購較多,將會保證QDII額度的相應增加。

 談小QFII首用儘快字眼

 王林還透露,陸資證券機構香港子公司募集境外人民幣投資A股(即市場所稱「小QFII」)的相關配套已經初步完成,大陸證監會將推動其儘快推出。這是大陸證監會首次對小QFII推出事宜用「儘快」字眼來表述。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同一場合表示,推出小QFII問題不多,兩地主管部門已達成共識,在詳細內容落實後,相信短期內會有新的進展公布。他指出,小QFII能使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業務增加投資管道。截至3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已達4514億元。


 


NYSE、德證 結親好事近
2011-05-17 01:13 工商時報 記者鍾志恒/綜合外電報導

 那斯達克集團(Nasdaq OMX Group)周一宣布,與洲際交易所(ICE)撤回以110億美元聯手收購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NYSE Euronext)的決定,此舉讓後者與德意志證交所(Deutsche Boerse)合併之路將再無阻力。

 Nasdaq與美國司部法討論後,確定即使NYSE同意,也因壟斷美國證券交易市場而不會獲得政府批准。因為兩大證交所合併後的交易平台,將幾乎囊括所有美國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

 消息一出,NYSE股價周一開盤即重挫近10%,跌破37美元關卡,Nasdaq股價盤中下跌0.2%,報26.85美元;ICE股價卻大漲逾3%,報122.24美元。由於對德證是利多,其股價盤中應聲由黑翻紅並大漲近4.5%,報56.6歐元。

 德證在2月初提出102億美元收購NYSE,以創造規模達250億美元的業界巨擘,而NYSE也同意這宗交易。

 Nasdaq為阻止這併購案,在ICE出手相助下,以111億美元想橫刀奪愛,但兩度為NYSE拒絕。Nasdaq後來甚至提出直接向NYSE股東收購股權進行敵意收購,此舉惹惱NYSE高層。

 Nasdaq執行長Bob Greifeld在聲明中表示,對美國政府在態度上的決意表示驚訝和失望。德證則公開表示感謝Nasdaq的決定,並將繼續與NYSE進行合併。

 

 

             
 **************************************************************************************

本新聞資料摘錄自以下台灣新聞網站,如需更詳盡之內容,請參閱以下網址: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網理財: <http://money.chinatimes.com/>
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
鉅亨網: <http://www.cnyes.com.tw/>
精實新聞: <http://www.moneydj.com/default.htm>
中央社商情網: <http://www.cnabc.com/index.html>
時報資訊: <http://www.infotimes.com.tw/>
nownews:http://www.nownews.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志典 的頭像
    志典

    J. Katsuda Department

    志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