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金控去年前11月賺1354億
*兆豐與浦發銀行簽訂業務合作備忘錄
*質押國泰金股票 蔡家恐再補20萬張
*大股東股票質借 爭取轉信貸 *金融業董監改選 提前備戰 *勞退基金 擴大相對報酬委外
*印度開放外資個人 買股票
*中國金融國資委 傳獲准設
*資產管理公司 資本適足率須逾8%
*新股發行、退出機制 擬提交討論
*證交所今起開放申請
*Q1權證標的 減至145檔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 今天開張
*限制型股票 快上路了
|
.....................................................................................................................................................................................................
14家金控去年前11月賺1354億
【林潔禎╱台北報導】14家上市櫃金控2011年獲利繳出亮麗成績單,惟去年下半年除權息高峰碰到歐債事件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盪,統計僅兆豐金(2886)、中信金(2891)等5家曾順利完全填息,另曾完全填權也僅兆豐金,第一金(2892)及日盛金(5820)3家,法人估,金融股今年獲利將持平或小幅衰退,金融股未來走勢仍需視大環境而定。
2011年金控受惠於央行升息及信用成本大幅下滑,14家上市上櫃金控公司1-11月稅後純益整體達1354.2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成長24%,創金融海嘯以來最好水準。
惟在2011年第3季進入除權息旺季時,8月先後爆發美債降評及歐債危機之後,金融股股價一路走低,儘管市場看好政府在選前會陸續釋放出金融政策利多,但外資及內資法人因歐債問題影響市場持有金融股信心而陸續撤出金融股資金。
14家獲利成績亮眼
根據法人統計至2011年最後封關交易日,14家金控僅有兆豐金,第一金,日盛金,中信金及國泰金5家在除息不久後順利完成填息,另也只有兆豐金,第一金及日盛金在除權後完成填權,金融股整體填權氣勢弱,不如市場預期。
台新投顧金融股研究副理施志鴻指出,金管會相繼宣布金融股利多政策,包括開放陸銀參股國銀及壽險業實施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制度,若今年第1季進入歐豬五國還款高峰期,歐債危機能逐漸解決,加上央行重啟升息循環,預計在法人資金陸續回流金
兆豐金控暨兆豐國際商銀董事長蔡友才(後排左四)率該行副總經理賴昭銑(前排左)與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董事長吉曉輝,日前在上海簽署業務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先由企業金融、資金業務、貿易融資、投資銀行業務、風險管理、資訊、人員培訓等方面進行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優勢互補,期許未來金融交流更加開放後,兩行合作能更廣泛與深化。
蔡友才表示,大中華商圈,尤其是中國金融市場,已緊緊吸引世人目光,人民幣將成為國際間重要清算貨幣之一,上海已漸成為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吉曉輝表示,展望未來,期待雙方相互借鏡和學習,共同探討和把握歷史賦予新機遇。
質押國泰金股票 蔡家恐再補20萬張
未向銀行團申請降維持率 最晚本周補足
口袋深厚
【廖珮君╱台北報導】為提高抵押股票維持率,2012年開春首周,國泰大股東蔡家恐再增補20萬張國泰金股票。2011年國泰金股價跌近3成,蔡家拿股借錢、全年需增補近40萬張股票,才免被銀行斷頭,若以上周五國泰金收32.7元估算,市值近130億元,反映蔡家口袋深厚。
國泰蔡家因股權移轉,2011年初拿國泰金股票、向各銀行抵押聯貸660億元,當時議定融資擔保維持率140%、採每3個月評價一次,並以前3個月股價均價和前一日收盤價孰低計算,若低於140%,依規定蔡家須還錢或增補擔保品。
2011年增補近40萬張
2011年9月底國泰金股價為35.1元,據透露,3天內蔡家即增補約19多萬張股票,抵押張數也增加到260多萬張,才把維持率拉到140%。2011年12月底國泰金股價,又續跌到32.6元,維持率又掉到130%,蔡家最晚開春首周,得再增補約20萬張股票,才不會被聯貸銀行團斷頭。
法人說,蔡家2011年一整年,因股價價跌近3成、合計補了39.5萬張股票,總抵押給聯貸銀行的股票張數餘額已約283.5萬張。
聯貸銀行主管說,國泰蔡家大可依銀行公會決議「股票質借暫行原則」,向各聯貸銀行團申請變更授信條件,如降維持率,若蔡家要申請,得在2011年底前申請,但至今未接獲、顯然應是續補足擔保品。
國泰金主管曾說,這是「董事長個人的投資理財」並不清楚也不適合發表評論;台銀董事長張秀蓮則說,個案融資原則,若有申請,則依公會決議辦理。
總抵押約283.5萬張
據透露,2011年初國泰蔡家抵押股票借錢、分兩筆聯貸,一筆是300億元、另一筆是360億元,9月底因股價跌、各增補8.5萬張和11萬張;12月底則得需再補9萬和11萬張左右,最晚在本周補足。
法人估算,這660億元股票設質聯貸案,蔡家已再增補了約39.5萬張股票,若以上周五國泰金收盤32.7元計算,這近40萬張股票、市值達129.8億餘元,蔡家寧可補股票,也不願和銀行團協商、降維持率,反映蔡家財力雄厚。
國泰金兄弟分家,前副董事長蔡鎮宇將賣股退出國泰金,蔡家在2011年初進行銀行聯貸籌資,共12家銀行參貸,台銀、兆豐銀為主辦行,當時聯貸利率約2%。
|
為迎戰公司法第197條-1修法大幅限縮董監持股質押部位的投票權,多家金控、銀行的大股東已開始沙盤推演,尋求解套對策,更已有金控或銀行的大股東和往來銀行接觸,爭取將部分股票質押貸款轉化為一般信用貸款,以取消部分股票設質,將質押比重降至50%以下。
相關人士指出,部分金控、銀行大股東向往來銀行交涉時,表態指願以出具承諾書、或是其他形式的保證函,替代股票設質;銀行表示,事關投票表決權,這些股東如果處理不好,小則喪失對重大議案的主導權,大則喪失經營權,因此不少大股東都積極和往來銀行交涉,希望爭取解套。
金融圈人士認為,去除利率的因素不談,這些大股東的相關作法可能仍有限制,包括根據銀行法規定,對單一個人或法人的信用貸款都各有淨值的上限規定,以目前多家金控、銀行的董監質押比狀況來說,「很容易就用滿信貸額度」。
金融圈人士指出,公司法第197條-1僅對擔任公司董監事的質押比重限制投票表決權,並未對於擔任董監之外的大股東其他投資公司持股部位設限,看似「有解」,但除非這些大股東在上次改選時,就由質押比較低的法人機構派駐董監事,否則仍須直接從擔任法人董監的機構來解決問題。
針對公司法第197條-1只限制董監持股質押比,金融圈人士認為,這也將促使未來金控、銀行大股東集中質押在部分投資公司,或另派質押比較低的投資公司出任法人董監事,以避免50%的門檻限制。
另一種方式是重新進行投資公司間的財務調度,據了解,部分大股東若手頭還有一些投資公司現金水位足夠,將先由大股東個人旗下的投資公司出資,幫負責派駐董監事的另一投資公司降低質押比重至50%以下。
董監質押比逾50%將遭限制投票權,讓金融圈經營權保衛戰將提前開打。立法院月前三讀公司法第197條-1,禁止董監持股質押比超過50%以上的部位行使表決權,讓不少金控、銀行大股東為了防止經營權受威脅,已開始尋求因應對策,三年一次的董監改選大戰提前進入備戰狀態。
資深金融圈人士指出,除了公股金融機構,台灣金融業大股東持股水位普遍不高,能有3成就算多了,大多數大股東持股都在2成以下,倘若大股東名下投資公司的董監持股因為質押比而被限制投票,面臨董監改選時,除非能邀關係友好的企業助陣,否則恐怕將更依賴市場徵求委託書來維持經營權。
據公開資訊觀測站截至去年11月底的相關統計,目前國內有10家金控、銀行,擔任法人董事的相關機構或投資公司的持股質押比超過50%,其中萬泰及安泰兩家外資私募基金入主銀行,董監持股質押比均為100%。
金控董監持股質押比方面,中信金、開發金、新光金、玉山金、台新金、台中銀、大眾銀等都有董監持股質押比超過80%的法人董事;國泰金法人董事董監持股質押比不到20%,大股東萬寶開發及霖園投資質押比則分為92.34%與83.3%。
根據將在今年上路的公司法第197條之1修正條文,未來公開發行公司董監事質押股票超過當選時持有的1/2時,超出1/2部分的股數將不得行使表決權,也不能計入已出席股東表決權數。
立法院討論該修正草案時主張,目前全體上市櫃公司有逾3成的董監事質押持股比重超過50%,為預防衍生弊端,因此最後三讀通過,對上市櫃公司董監事超過50%的部位,禁止行使表決權。
舉例來說,倘若某一上市櫃公司的法人董事持股質押比為70%,未來在進行包括董監改選在內的股東會議案投票表決時,只有50%可拿來投票,剩下20%將無法行使投票權。
|
國際經濟不景氣拖累台股,讓勞退基金在民國100年的投資不利,101年如何反敗為勝讓監理會殫精竭慮。在檢視勞退基金國內投資策略後,監理會發現100年首度採用的250億相對報酬制委外投資案績效比台股大盤好,監理會決定,101年續辦並擴大規模,以增加獲利。
勞退基金在100年6、7月間釋出第2批國內委外投資案時,首開四大基金先例,採相對報酬制,追蹤標的為台灣就業99指數。
該筆委外投資案從100年7月起陸續撥款,到11月底止,就業99指數績效是負16.31%,相對報酬委外投資案績效為負11.8%,不僅超越就業99,也優於大盤績效負18.6%,在台股一片慘綠中,相對而言,績效不算太差。
勞委會100年投資台股金額約850億,其中兩批採絕對報酬,一批採相對報酬,台股100年下半年表現不佳,勞退基金目前還持有不少大型績優股未賣出,損失多屬「未實現」帳面損失,要論斷相對報酬抑或絕對報酬獲利較佳,仍需時間觀察。但依照慣例,相對報酬制若能夠在低檔進場,一旦股市回溫,獲利將比絕對報酬佳。
勞退基金則研判,隨歐債風暴逐漸被控制,美國景氣似乎也比預期好,一旦101年國內不確定因素消除,台股應有機會撥雲見日,當台股指數收復7,500點,就可看出相對報酬制的績效,這也是勞退金監理會強調101年會繼續辦理相對報酬制委外投資,且不排除金額擴大,追蹤指數也將不限於就業99指數。
勞退基金指出,通常若是採取絕對報酬制,代操業者因為有績效壓力,因此,一旦盈餘目標達成,即採守成操作策略,在台股大跌時,操作會將更保守。
但若是採取相對報酬制,代操業者比較不受大盤績效影響,即使大盤表現不佳,仍會進場逢低精挑個股,以求反彈時大幅增加收益,因此,相對報酬制可以說是比較適合股市低迷時的操作策略,但相對的,股市在多頭時效果就沒有那麼好,因此方案的進場時機也相當重要。
亞洲第3大經濟體印度2011年經濟走疲,股匯市更是一洩千里,為了向疲軟的經濟與金融市場注入活水,印度政府周日宣布將開放合格的外國投資人(QFI)直接投資印度股市,藉以加速推動經濟的自由化。
印度政府發布聲明指出,外國投資人未來可以股權5%為上限直接投資印度企業,單一企業QFI總持股比重則以10%為上限,新制將於元月15日生效。
以往外國投資人僅能透過像是共同基金或是機構法人的工具間接投資印度股市,印度政府的聲明表示:「中央政府已決定開放合格的境外投資人直接投資印度股市,藉以擴增投資人的範圍、吸引更多的外國資金與降低市場的波動。」
過去20年來印度以漸進的方式開放外資投資其經濟,但印度經濟在歷經多年的高成長(平均約8%)後已現疲態,許多經濟學家預估,本會計年度(3月底止)的全年成長率將跌破7%。
經濟成長減速,股匯市馬上有反應,印度股市2011年重挫25%,印度盧比兌美元也重貶24%。股市是3年來首見年線收黑,除了經濟基本面惡外化,外資對印度政府沒有提出積極的作為感到失望也是一大原因。
根據統計,截至12月28日止,外資去年全年總計對印度股市賣超3.8億美元,與2010年買超逾290億美元有極大的落差。印度股市2009年飆漲81%,2010年再推升17%。
印度一直以來經常帳都是呈現赤字,之前由於有外資的力挺,此一問題不大,如今當外資流入急凍後,市場也開始擔憂赤字擴大的問題。
印度政府指出,以往QFI只能投資印度的共同基金,新制則是允許QFI直接投資印度股市,新制待印度證管會與印度央行公布相關細節後就實施。
|
中國銀監會對於金融相關機構將祭出更嚴格的要求。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銀監會針對資產管理公司已明確提出資本適足率不得低於8%的指標要求,本月應該就會正式下發給資產管理公司。
目前中國的資產管理公司主要有信達、華融、東方、長城等4家機構。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說法,表示銀監會日前在海南召開相關工作會議時,已經制定出針對資產管理公司的「非現場監管報表指標體系」,並首次針對資產管理公司主業經營,提出資本適足率的標準,最快在近日就會將通知送到4家資產管理公司。
報導指出,非現場監管報表指標體系包括資本適足率、槓桿管理、資產品質、流動性、大額風險集中度、內幕交易、關聯交易等具體監管指標,是銀監會非現場監管或定量監管的必備工具。
消息人士表示,資本適足率是指標的核心,銀監會將會按照對銀行業的要求,對資產管理公司提出最低資本適足率標準。
不過消息人士說,8%的標準對4家資產管理公司壓力並不大。該人士說,儘管未具體測算,但因資產管理公司總資產規模並不大,資本適足率要高於此標準並不難,因此這些資產管理公司並無太大融資壓力。
該人士並說,在下發通知的同時,銀監會應會同時制定資本適足標準的最終達標期限。多家資產管理公司表示,在此前的討論稿中,銀監會允許「資產管理公司應當在3年內逐步滿足最低資本要求」。
過去銀監會對資產管理公司未有具體監管指標,該行業也還未走向市場化,僅信達1家已經完成股份改革,因此該行業從未像其他金融機構一樣,定期提供公司的財務報表。
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一位人士透露,過去資產管理公司母公司向監管部門提交的只是一般性的3大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其下屬子公司則完全按照子公司所在行業,接受相應的指標監管。
|
大陸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本周五在京登場,其中,「金融國資委」能否正式組建,將成為本次會議的聚焦重點。據陸媒《華夏時報》披露,金融國資委的草案已經獲得國務院的批准,包括銀監會、央行部分職能將併到其旗下。
首任主任 李勇呼聲高
金融國資委的構想最早於2006年由大陸財政部提出,當時設想是,建造一個管人、管事、管資產、具有行政色彩平台,專司國有金融資本管理的職責,並將匯金公司及其旗下的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都納入其中管理。
但這個提議,之後數次受到阻撓,直到歐美危機發生,大陸當局才意識到防範國家金融資產風險的重要性,也因此,近日將建立金融國資委的呼聲又四起,其中,該機構的第一屆主任人選目前也已呼之欲出。
陸媒日前也披露,目前大陸財政部副部長李勇將有望出任第一任主任。一位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人士表示,李勇目前是主管財政部金融司的副部長,目前金融司負責的是金融機構國有資產管理,主管中投和匯金公司。而按照組建草案,金融司將被劃入「金融國資委」,想當然而,李勇是牽頭「金融國資委」的最合適人選。
金融司將被撤併
而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曙光也認為,金融國資委若能夠成真,將能夠有效地整合國有金融資源,完成結構性調整,並加強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和建立嚴格的風險管理體系、防範綜合經營帶來的金融風險。
據了解,一旦金融國資委成立,目前大陸財政部金融司將會被撤併,金融司的一些職能將劃歸金融國資委,使其在金融機構基本制度建立、財務管理等方面實行統一管理。
但有市場人士質疑,官方設立「金融國資委」將會使原來好不容易推動的市場化,又重新變成行政化,這將破壞現在的經濟結構。對此,上述銀行人士稱,鑑於國際上美債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決策層本來就希望金融國資委「行政化多一點」,以藉此規避防範金融風險。
據大陸媒體《華夏時報》報導,證監會、銀監會和保監會已經分別為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擬定了3份文件,預定在全國金融會議上提出討論。這3份文件涉及到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和股市退出機制建設、對小微企業金融創新工作、及對保險產業結構的調整等問題。
據銀行人士透露,證監會為這次會議擬定了一份文件,涉及到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和股市退出機制建設等問題。事實上,郭樹清從去年10月就任證監會主席時,便曾提到「證監會對內幕交易採取『零容忍』的態度。」而緊接著的11月,證監會先後頒布了強制分紅制度、創業板退市制度,向內幕交易開戰。銀監會也擬定了針對小微企業金融創新的工作報告。
據了解,銀監會準備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援小微企業發展,其中包括在機構準入、資本補充、不良容忍度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時要求商業銀行在對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時不能收承諾費、資金管理費等,以此減輕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
至於保監會的文件目前仍未能得知其內容,不過從保監會主席項俊波上任後一系列的談話來看,重點仍將在保險產業的結構調整上。
證交所表示,為與國際接軌吸引更多外國企業來台第一上市,自今(2)日開放外國資企業申請發行無面額或面額非10元之第一上市;而為了配合新制上路,目前已掛牌交易的第一上市公司,簡稱一律調整為以F開頭,像KY亞塑就改為F-亞塑,上櫃以及興櫃也比照辦理。
證交所表示,為提升我國資本市場國際競爭力,參考美國、日本、新加坡及香港等資本市場的制度,開放外國企業來台第一上市股票得為無面額或面額不限新台幣10元。而有鑑於政策開放施行後,外國企業於來台上市將不限於設籍第三地之控股公司,即日起第一上市公司之證券簡稱首碼將統一以英文字元「F」(代表外國發行人)註記。之前已掛牌的第一上市公司,不管先前有沒有加KY,簡稱一律改為F開頭,如「KY亞塑」更改為「F-亞塑」,「AIRTAC」將更改為「F-亞德」、TPK則改為F-TPK。
證交所表示,除了已掛牌的第一上市公司簡稱一律改「F-」開頭之外,即日起仍申請以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第一上市之公司,證券簡稱前二碼也為「F-」開頭;但申請股票無面額或面額非屬新台幣10元之第一上市公司,證券簡稱前二碼則為「F*」,以便於投資人日後辨識及區別第一上市公司類別。
Q1權證標的 減至145檔
|
證交所上周五(100年12月30日)公布101年首季權證發行標的及牛熊證發行標的,其中,一般認購(售)權證發行標的增加川湖(2059)、光寶科(2301)等8檔,但剔除嘉泥(1103)、大成(1210)等47檔,使得可發行標的由原本的184檔減為145檔;至於牛熊證發行標的則新增3檔、減少3檔,牛熊證發行標的總數仍維持為30檔。
證交所於100年台股最後交易日後,根據最近的流通性等指標,公布101年1月2日至3月31日認購(售)權證發行標的,受到100年12月股市交易量大幅萎縮,日均值僅650餘億影響,造成不少股票出現流通性不足的問題,被取消發行權證的資格。
100年下半年才上路的牛熊證方面,證交所首季維持30種牛熊證發行標的,惟標的也有部分異動,各增減3檔標的。
限制型股票 快上路了
|
本新聞資料摘錄自以下台灣新聞網站,文件之內容僅供參考之合理使用,
如需更詳盡之內容,請參閱以下網址: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
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 <http://news.chinatimes.com/> >
中網理財: <http://money.chinatimes.com/ <http://money.chinatimes.com/> >
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
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 <http://www.appledaily.com.tw/> >
鉅亨網: <http://www.cnyes.com.tw/ <http://www.cnyes.com.tw/> >
精實新聞: <http://www.moneydj.com/default.htm <http://www.moneydj.com/default.htm> >
中央社商情網: <http://www.cnabc.com/index.html <http://www.cnabc.com/index.html> >
時報資訊: <http://www.infotimes.com.tw/ <http://www.infotimes.com.tw/> >
nownews:http://www.nownews.com <http://www.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