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銀 擬參股福建海峽銀20%
*2011年聯貸排行 合庫稱王
*合庫金 年終最少5.6月
*李錦榮回鍋富達 掌亞洲區個人投資業務主管
*群益推六六大順 6檔基金0手續費
*富邦深耕校園培育人才 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國泰世華與國家開發銀行簽署MOU
*陸銀來台參股上限 銀行促提高 *近期完成修法 限制型股票6月前推出
*金融業 簽萬年賣身契
*開張受理千件 *桂先農:3月底前可望獲准
|
3D1S風波加上歐債衝擊,讓國內景氣前景不明,企業投資意願降低,去年聯貸市場因而慘兮兮,聯貸金額合計較前一年減少超過4,000億元(141億美元),減幅達25%,等於少了1/4。
海內外放款業務都難成長的環境下,多數銀行聯貸業務量都下滑;至於排名,前年靠高鐵聯貸搶下冠軍的台銀落居第4名,合庫則拿下冠軍,總金額47.85億美元,市占率12.07%,二、三名則是兆豐銀和土銀。
民營業者方面,北富邦排名第六,中信銀、玉山銀及台新銀也都進入前十大。
依Basis Point最新公布的台灣去年聯貸市況,總聯貸金額僅412億美元,較前年減少141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4,274億元。
聯貸行庫主管分析,去年下半年可說「內外交迫」,國內3D1S的四大產業問題讓銀行放款動輒得咎,不敢太過積極,像是奇美電聯貸案便一再拖延,至今仍遲遲未組成。
至於海外,銀行表示,歐債危機愈演愈烈,大家也不敢亂放款,例如全球第26大的西班牙國家銀行(Banco Santander)去年二度來台籌資,國銀卻不捧場,就是考慮西班牙是「歐豬五國」,擔心錢借出去後像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
銀行主管表示,過往上半年都是聯貸業務「搶生意」的重要時點,但現在市場幾乎沒有甚麼大案在洽談,加上企業看不到經濟前景,不敢貿然擴廠投資,奇美電聯貸是否可成功籌組,已成今年聯貸市場重要指標。
但銀行主管也說,「悲觀中還是有光明」,去年整體市場下滑1/4,但據主計處預估,今年上半年景氣便可望落底,加上歐債到期高峰將屆,如果相關負面因素消除,加上央行利率可維持在低檔,下半年企業資金需求仍有機會回春。
李錦榮回鍋富達 掌亞洲區個人投資業務主管原臺灣富達投信總經理李錦榮(Bruno Lee)今年起,回鍋富達集團,擔任富達亞洲區(日本除外)個人投資業務主管(Regional Head of Retail,Asia ex.Japan),富達國際投資亞洲區(日本除外)董事總經理Mark Talbot指出,李錦榮接任亞洲區(日本除外)一般投資主管後,將積極開拓亞洲區個人投資業務商機,尤其近期市況動盪,富達身為一家由私人持有的獨立資產管理公司,具有靈活優勢,可適時因應市場趨勢及發展提早作佈局。
富達國際投資指出,李錦榮擁有逾20年亞洲資產管理經驗。自1991年起於富達先後負責行銷、零售業務、營運及通路業務(wholesale)等工作達12年之久。曾協助開拓香港強積金(MPF)業務,也曾任職於富達台灣,負責拓展通路銷售事業,並協助建立直接銷售業務(direct business)。
李錦榮2004年離開富達,相繼出任台灣景順(Invesco)行政總裁、匯豐集團亞太區財富管理業務主管。
未來新興亞洲多為自主性經濟體,加上干擾該市場通膨問題趨緩後,在近期美股逐漸穩定下資金將逐漸回流,群益投信指出,亞太地區包含台灣,將是2012年關鍵投資。
群益宣布,即日起至3月30日,申購定期定額群益精選6檔海內、外基金,包含群益新興大消費基金、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群益亞太新趨勢平衡基金、群益馬拉松基金、群益創新科技基金、群益葛萊美基金,均可享定期定額終身0手續費優惠。
2012年一開始,群益投指出,投資人可逢低布局,用定期定額讓投資「六六大順,圓滿豐收」,在中國「六」代表吉利且有「豐收和多」涵意,「六六大順」,就是希望投資人在任何事上都可以事事順利。
為培養及發掘臺灣金融人才,富邦證券總經理程明乾強調,在2012年將繼續秉持企業公民長期責任與承諾,持續深耕校園、培育人才及傳遞社會正確投資觀念,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為深耕培育人才,富邦證券表示,每年斥資數百萬元,舉辦各式財經講座,提供一般投資大眾正確投資觀念,落實社會大眾財金知識宣導,截至2011年底共逾5,000人參加富邦證券主辦講座活動。
程明乾指出,富邦證券長久以來深耕校園,積極投入財金人才培育工作,2011年5月舉辦校園模擬爭霸,至全台86所大專院校推廣財經知識,獲校園教授及學生廣大迴響後,於11月獨家贊助主辦「決勝股戰場之NEXT股神」校園模擬交易競賽;二項競賽活動都為鼓勵莘莘學子,在理論之外,強化實戰經驗,培養個人專業能力,成為未來財金界明日之星。
富邦證券2011年獲天下雜誌評選為標竿企業-證券業第二名,在人才培育及公民責任指標上,都獲得極高評價與肯定。
程明乾指出,教育是人才培育根本,富邦證近年來更著力於校園紮根工作,模擬交易競賽是深化金融教育最佳途徑之一,協助同學趁年輕時懂得累積財富技巧、提早做好理財規劃。
除此之外,程明乾指出,為落實深耕校園培育人才、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重要承諾,在「決勝股戰場之NEXT股神」模擬競賽優勝學生,今年暑假將可到富邦證券實習,藉由至業界實習機會,讓同學及早為進入就業市場作好準備;同時,也讓富邦找到深具潛力好人才。
國泰世華銀行與大陸國家開發銀行簽署合作備忘錄,為繼與中國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簽署合作備忘錄後,第4家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大陸地區銀行。
國泰世華銀行指出,未來雙方將就企業金融、結算清算、貿易融資、投資銀行業務、資金業務、資產業務、人員培訓等方面進行交流。
國家開發銀行對大陸國家基礎建設及重大產業發展項目,提供長期融資服務,除參與地方政府發展規劃外,更積極引領國際業務的合作發展。國開行已與20多個國家簽訂合作協議,推動12項跨國合作項目。國開行也是大陸中長期投融資主力銀行、最大的外匯貸款和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並與100多家國外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係,累積豐富國際合作實踐經驗。
國泰世華銀行上海分行2010年底開業營運,該合作備忘錄簽署後,將有助國泰金融集團增加營運廣度,並提供客戶更多元、優質且完整金融服務。
|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昨(2)日起運作,中心董事長林國全表示,3個月內所有金融機構必須簽署書面同意書、願意接受評議,在一定金額以下、消費者同意接受時,金融機構必須無異議快速補償。林國全說:「這是萬年賣身契,一簽後永遠有效,不簽署的金融機構將公布名稱。」
林國全指出,相信所有金融機構3個月內應都會簽署同意書,否則一經公布名單,即代表此機構將與社會大眾對抗,一般理性投資人應不會與拒簽的金融機構往來。
評議中心的首任評議委員會主委姜世明曾任地院檢察官,他表示,金融消費爭議若要打官司曠日費時,評議中心成立能協助消費者的就是「效率」,法院講求凡事依法律條文,但評議中心除了法律,也會講求公平、合理。
未來消費者與金融機構間若有相關投資、金融商品交易紛爭,要先向金融機構申訴,金融機構必須在30天內回覆消費者,若未回覆或消費者不滿意,再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訴,中心在接到申訴後起算,必須3個月內完成評議結果。
林國全表示,一開始仍會找爭議兩造,即消費者與金融機構進行調處,若能成功,紛爭即可先解除,金融機構每件須付費2,000元;若調處不成功,會由姜世明指派3位評議委員審核,再將審核結果報評議委員會,共同決定評議結果。
若評議結果為金融機構無須賠付,就免再付費,但若評議結果,金融機構要賠付10萬元以下或非金錢者,每一案件金融機構要付中心5,000元;若給付在10萬元以上者,每案再收費1萬元。
由於金融機構已簽同意書,評議結果若是投資類爭議賠付金額在100萬元以下、非投資類在10萬元以下,且消費者能接受此評議結果,金融機構就必須無條件接受,迅速賠付,不得再有異議。
國內金融史首個專責處理金融消費爭議的金融消費評議中心昨(2)日起運作,由於銀行公會先前處理的結構型商品部份移交評議中心後續處理,估計開張初期即有逾千件案子,未來則預計以保險爭議案為最大宗。
金管會主委陳裕璋表示,雷曼兄弟造成全球金融海嘯後,各國監理機關紛紛加強對金融消費者的保護,國內更成立專責評議中心。但他強調,這不是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而是中立、公平的評議單位。
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董事長林國全表示,銀行公會先前處理的結構型商品有些仍未到期、仍未實際發生損失,這些爭議案都會移交給評議中心作後續處理,估計開張初期即有上千件案子,未來則預計以保險爭議案為最大宗。
負責籌備此評議中心的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表示,國內這項金融消費者評議中心,應是亞洲國家最早設立的金融消費爭議處理單位,歐美國家在金融海嘯後,陸續有類似機構成立,台灣則是仿效英國的金融消費爭議處理機制,是籌備近1年、25次專案會議後的成果。
中心首任董事長為前金管會委員林國全、總經理為前金管會綜規處副處長何聰賢,評議委員會主任委員為政大法學教授姜世明,最多可設有25位評議委員,將延攬各領域專家學者,分成保險、證券、銀行組。
評議中心成立後,如現行保發中心處理的保險理賠爭議、銀行公會及券商公會處理的結構型商品爭議,未來都將移交評議中心來處理;但如授信利率、保費釐算、卡債等,則不算是評議中心處理的範圍。
陳裕璋表示,未來評議中心是站在金融消費者與金融機構中間,以公平、專業的角度解決紛爭,且評議結果投資類在100萬元以下、非投資類在10萬元以下,金融機構要無條件接受,快速補償,讓消費者對金融機構建立信心,金融機構也可維持形象。
吳當傑表示,就像投資人保護中心是亞洲特有的機制,未來金融消費評議中心也將協助建立消費者信心,這樣金融機構才能永續經營。
6家國銀大陸分行本月將陸續向銀監會提出承辦台資企業人民幣業務,銀行局長桂先農昨(2)日透露,已核備4家銀行大陸分行可向銀監會提出申請人民幣業務,且金管會與銀監會已談定可盡速核給,桂先農說:「努力一下,3月底前應該看得見(核准)。」
這4家國銀分別是國泰世華銀、第一銀行、合庫及彰銀的大陸分行,已向金管會報備,且財報也已出爐,本月就會盡速向銀監會送件,申請開辦台資企業人民幣業務。
桂先農表示,先前金管會與銀監會間已有默契,去年底前會儘速核准手中的申請案,像是金管會接受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申請在台分行案,並在去年底前核准籌設;銀監會也已陸續核准中信銀、兆豐銀、台灣銀行、玉山銀行的辦事處升格分行。
桂先農指出,國泰世華銀、合庫、一銀、彰銀、土銀、華銀等6家國銀大陸分行,年度財報幾乎都可在本月趕出來,取得金管會核備後,就可以馬上向銀監會提出申請。
由於金管會與銀監會間已有默契,雙方會同步核給當地貨幣業務,即6家國銀大陸分行取得台資企業人民幣業務,會與中行、交行在台灣的分行開業和經營大額新台幣業務同時間,桂先農表示,努力看看,3月底前應該就看得見。
本新聞資料摘錄自以下台灣新聞網站,文件之內容僅供參考之合理使用,
如需更詳盡之內容,請參閱以下網址: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
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 <http://news.chinatimes.com/> >
中網理財: <http://money.chinatimes.com/ <http://money.chinatimes.com/> >
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
蘋果日報: <http://www.appledaily.com.tw/ <http://www.appledaily.com.tw/> >
鉅亨網: <http://www.cnyes.com.tw/ <http://www.cnyes.com.tw/> >
精實新聞: <http://www.moneydj.com/default.htm <http://www.moneydj.com/default.htm> >
中央社商情網: <http://www.cnabc.com/index.html <http://www.cnabc.com/index.html> >
時報資訊: <http://www.infotimes.com.tw/ <http://www.infotimes.com.tw/> >
nownews:http://www.nownews.com <http://www.now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