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華南金2012拼賺百億 新高
*富邦投信續申請QFII額度 擬再發A股ETF
*陸企 重金挖角韓國人才
*4大公股金控 現金股利大放送
*金控爭取陸銀直接參股銀行
*股東會熱門日期 6/15、6/22秒殺
*人民幣IPO 港股今年新亮點
*高質押股東 「委託書徵求」不限縮
*學者:獎勵電子投票 解決亂象
*股東會通訊投票 業界霧煞煞
*去年發債金額 大增30%

....................................................................................................................................................................................................
 

 

華南金2012拼賺百億 新高

呆帳變數多 第一金、彰銀估賺90億

2012年 01月04日
華南金現增成功後,法人預估可做更多放款量,估華南金2012年全年獲利可挑戰百億元,創金控成立來新高。
華南金現增成功後,法人預估可做更多放款量,估華南金2012年全年獲利可挑戰百億元,創金控成立來新高。
 

 

【廖珮君╱台北報導】華南金(2880)、第一金(2892)、彰化銀(2801)2012年內部預算目標出爐,其中華南金和第一金2012年的年成長約5~10%,法人預估,華南金現增成功後,今年將挑戰100億元獲利關卡,有機會創下華南金成立來,獲利新高水位。

華南銀2012估賺105億

法人說,華南金現增200億元並全數轉增資華南銀,預估放款業務量可做大、加上歐債風暴後、歐美銀行在新興市場撤退,本國銀行國際聯貸利差可擴大,存放利差約可增至1.54%。
法人預估,華南銀2012年全年可賺105億元左右;華南金則有機會賺逾百億元,較2011年成長逾1成。據透露,華南金已在2011年底董事會通過,2012年全年預算目標,目標數字和法人預估相當。
第一金現增164億元也轉增資150億元給第一銀行,法人也同樣看好第一銀2012年獲利,今年可賺105億元;第一金控則估賺90億元左右。
彰銀部分,因2011年受惠處份擔保品收入挹注,使彰銀2011年全年賺逾百億,但彰銀內部估算,2012年呆帳回收金額,可能和提存呆帳金額相當,加上景氣下滑,法人認為,估彰銀2012年只約賺90億元左右。

萬泰銀2011難虧轉盈

分析師指出,行庫獲利最大變數是增提呆帳準備金,尤其是茂德案及金管會可能將正常放款提存0.5%準備金提前提高到1%,放款量大的行庫得提存更多準備金,恐將吃掉獲利。
銀行局長張國銘說,全體銀行對茂德共526億元放款,2011年11月底已提存了72.83%,等於只剩143億元尚未提存,就算列逾放,也只會讓全體銀行逾放增加0.24個百分點到0.69%。
據金管會截至2011年11月底,全體銀行稅前賺1924億元,但其中高雄銀、板信銀和萬泰銀呈現虧損,約虧損2.8~5.2億元不等,主因是營運不佳,萬泰銀則因攤銷過去壞帳損失而難虧轉盈。

 
 
 
 
富邦投信續申請QFII額度 擬再發A股ETF
  • 2012-01-04 01:02 工商時報 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  富邦投信規劃今年3月取得大陸A股QFII額度後滿一年後,申請新增QFII額度,並於取得新額度後發行第2檔A股ETF,以於台灣A股ETF市場取得領先地位。富邦投信去年取得投資A股QFII資格,並獲1億美元額度。

     富邦投信指出,因先前已取得證監會QFII資格,接下來僅需向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申請新增額度,列入排隊行列,預計3月送件申請,最快今年內就可能取得新增額度,發行第2檔A股ETF。

     富邦投信去年取得1億美元額度後,8月底成立富邦上証180基金,追蹤上証180指數,募集金額約新台幣30億元,並在去年9月26日在證券交易所掛牌,投資人買賣相關基金的流程和一般股票相同。

     富邦投信董事長曹幼非表示,今年持續看好陸股市場,富邦上証180基金為港台第一檔取得大陸QFII資格與額度並直接投資大陸的A股ETF,除了可直接參與大陸A股成長契機,也可搭上人民幣匯價潛在升值效益。

     富邦投信資深副總經理李志堅認為,陸股具備籌碼安定特色,且在未來可望全面開放外資投資的利多下,陸股將產生結構性改變,過去上証指數最高曾達6,124.04點,但去年底僅2,199.42點,價位相當便宜。

     
     
    陸企 重金挖角韓國人才
  • 2012-01-04 01:02 工商時報 記者黃欣/綜合報導
  • 隨中國企業「走出去」,對於人力需求也增加,開始將目光瞄準韓國人才。圖為人才招募會。圖/新華社 隨中國企業「走出去」,對於人力需求也增加,開始將目光瞄準韓國人才。圖為人才招募會。圖/新華社

     

    北京企業平均年薪概況 北京企業平均年薪概況

     

     隨著中國企業不斷「走出去」,對於人才的網羅需求孔急。朝鮮日報報導,具備國際大型企業工作經驗的韓國人才,最近在中國市場更是炙手可熱,除了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外,就連中國航空業也對韓國人才相當感興趣,甚至不惜高薪挖角。

     報導指出,過去是韓國企業為進軍中國市場,對中國人才求賢若渴,如今情況已大不相同。韓國第一大獵頭企業「Careercare」企劃組一位李科長說,近期中國企業詢問韓國人才比例,和過去相比大幅增加,且開出薪資也大為提高。

     獵頭公司統計,若在IT業擁有5至8年主管級工作經驗,年薪約在4,000萬至7,000萬韓元(約合21.9到38.1萬元人民幣)。目前韓國IT大企業的年薪為5,500萬到6,000萬韓元(約合30.1到32.9萬元人民幣),若再加上IT業的高額獎金,薪資可說三級跳。

     「Careercare」分析,過去3年裡中國當地企業提出的獵頭委託超過100例,有50多家中國著名IT企業和國營銀行都是該公司的客戶。而且近日獵頭委託的行業已經不再限於過去製造產業,不少中國IT企業和金融產業都在積極尋找韓國人才。

     韓國獵頭業內人士分析,中國當地企業雇用韓國人才大致上分為3種類型,包括韓國IT及相關遊戲產業的專業人員、支援中國總公司的高級研發人員、以及在韓國專門推行營銷戰略的行銷人才。

     報導指出,以中國大型的通信設備公司-華為來說,從2007年就開始委託韓國獵頭公司,定期招聘所需人才。據悉,網絡工程師以及負責營業、策劃等領域的高階人才,都是華為的主要目標。負責幫華為找尋人才的獵頭公司表示,每年都會接到4到5次華為的需求,且華為招聘韓國人才,所祭出年薪也特別大方。

     此外,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銀行業、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招聘韓國人才。全球市值最大的中國工商銀行,今年年初招聘零售金融部門的韓國人才;中國銀行最近也招聘了負責零售金融業務的韓國職員。

     
     
    4大公股金控 現金股利大放送
  • 2012-01-04 01:02 工商時報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 公股金控現金股利與殖利率預估 公股金控現金股利與殖利率預估

     

     四大公股金控今年股利配發的現金殖利率將全面提高。據了解,包括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合庫金等4家大型公股金控,近來內部已討論今年股利配發政策,且多數傾向加碼現金股利。

     相關人士指出,屆時4家公股金控的現金殖利率將全面提高,其中,尤以獲利將拿下全體公股金控之冠的兆豐金,由於現金股利配發將提高至1元,以昨(3)日收盤價計算現金殖利率將達5%,為4家金控最高。

     財政部是4家公股金控最大股東,主掌公股管理業務的財政部次長曾銘宗指出,公股金控今年能多發現金股利,增加對國庫收入及財政幫助,財部當然樂見其成。倘若公股金控因應今年IFRS上路及巴塞爾新制等業務及風控需要,股利發放仍需要搭配一部分股票股利,財部也將對此做充分考量。

     由於今年公股金控將加碼現金股利,加上目前公股金控的股價均較去年低,現金殖利率增幅更大,對於股市低迷偏重擁抱高殖利率「定存概念股」的投資人而言更具投資誘因。

     兆豐金去年獲利拿下國銀之冠,由於兆豐金目前1,128億元總資本額為16家金控之冠,為避免再因發放股票股利致使股本擴大,稀釋每股盈餘,因此今年現金股利將至少超過9成,股利水準將拉高至1元。

     第一金去年每股分派現金股利0.3元及股票股利0.6元,第一金高層指出,由於剛辦完60億元現增,因此今年的現金股利「可以多發一些」;法人預期,第一金現金股利今年應會超過0.5元,現金與股票股利配置至少各一半。

     合庫金、華南金則分別因為巴塞爾新制上路及因應IFRS退休金提存的新規定,仍有強化資本的需求,因此今年仍必須配置一部分股票股利,去年合庫金的股票股利與現金股利各0.6元,華南金現金股利0.3元,股票股利0.6元。

     另據合庫金規劃,今年配發比重仍維持去年各半的方向,剛完成200億元現增的華南金,也將朝提高現金配發比重至各半的方向調整。

     
     
    金控爭取陸銀直接參股銀行
  • 2012-01-04 01:02 工商時報 記者朱漢崙/台北報導
  •  金管會開放陸銀來台參股,金融業者將爭取母子公司雙重管道。據了解,為利於與陸銀的價格談判及爭取時效,不少具金控背景的銀行業者,近來已準備透過銀行公會,建請金管會同時開放陸銀可選擇在參股金控之外,直接參股金控旗下未上市的銀行子公司。

     目前國內金控受陸銀青睞為參股標的銀行,從民營的國泰金、台新金、永豐金、中信金、富邦金,到公股當家的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都位於評選名單;金管會首波則是開放工行與建行兩大陸銀可對台資金融業參股。

     金管會開放陸銀參股政策後,迄今未明示對參股對象若是國內金控,是只能參股已上市的金控本體,或可直接參股金控旗下的銀行子公司,銀行高層指出,這部分若未釐清,將造成國銀與陸銀之間議價的障礙。

     根據多家金控業者內部評估,直接參股金控旗下未上市銀行,相較直接參股金控有5大優點,1是可避免陸銀短期在市場賣出,造成價格波動;2是參股流程較簡化;3是可減少對鑑價的干擾。

     第4是比起只能參股金控,直接參股銀行則可免除承擔其他非合作主要項目公司損益的困擾,在出價上對國銀較為有利;第5是可直接補強銀行的資本,不用再繞道金控。

     兩岸金融圈權威人士直言:「陸銀最想參股的並非金控本身,而是直接參股金控旗下銀行」。

     相關人士指出,陸銀很清楚台灣金控業概況,向金控提親參股,多半只是為了與旗下最強的銀行子公司結盟,至於其他的子公司,陸銀並未抱多大的合作興趣。

     相關人士表示,倘若陸銀對金控業者參股只能選金控,而不能單選旗下銀行子公司,等於是要陸銀的支付價格「概括承受」銀行之外的所有子公司,會讓相關鑑價程序變得比較複雜。

     金控業者內部也分析,倘若陸銀參股的是未上市的金控旗下銀行子公司,由於不能直接在市場交易,反而有助股價穩定,且金控是上市公司,參股程序勢必得完成董事會、臨時股東會等程序,一拖就是大半年,直接參股銀行則可縮短至2個月內完成。

     
     
     
    股東會熱門日期 6/15、6/22秒殺
  • 2012-01-04 01:04 中國時報 王宗彤/台北報導
  • 上市櫃股東會日期登記昨起跑,每天上限120家,6/15及6/22開放不到10分鐘就額滿。

    上市櫃股東會日期登記昨起跑,每天上限120家,6/15及6/22開放不到10分鐘就額滿。

     民國101年股東會登記昨(3)日起跑,才開放短短10分鐘之內,6月15日與6月22日兩個熱門日期就已達120家的登記上限,是最熱門的日期。其他還有6月6日、12日、613日、15日、18日、19日、21日、22日、27日、28日等10個日子,已達一天120家上限,為今年股東會召開旺日。

     其中,6月18日至22日當周就有600家公司召開股東會,算是股東會黃金週。而6月12日起二周內是今年股東會高峰,幾乎天天都有百家以上召開股東會。

     據證交所統計,至昨日下午2點止,共計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1558家已上線登記其股東常會召開日期,占全體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1674家數比率為93%:上市公司有769家已上線登記,占全體上市公司790家數比率為97%。

     證交所昨日上午9時開放今年股東會登記,與往年一樣再度出現熱門日期秒殺的現象,今年股東會召開公司家數單日上限從去年的200家縮減為120家,各家公司為選黃道吉日,熱烈程度就像過年訂火車票一樣,開放2小時後就已有1500家公司完成申請。

     
     
     
    人民幣IPO 港股今年新亮點
  • 2012-01-04 01:02 工商時報 記者吳瑞達/綜合報導
  • 香港第1檔人民幣計價股票-匯賢信託在去年成功上市,市場非常看好人民幣新股的前景。 香港第1檔人民幣計價股票-匯賢信託在去年成功上市,市場非常看好人民幣新股的前景。

     

     受行情低迷影響,香港聯交所2011年新股IPO(首次公開募股)家數大幅減少,集資金額約2,700億港元(下同),但基於目前已有至少115家企業排隊上市,市場預期2012年港股IPO募資金額,仍可達去年水準,同時,以人民幣募資的新股將大幅增加;專家預估,至2015年,人民幣計價股票,將占港股總市值的15%。

     香港文匯報報導,2011年香港新股市場的成績慘淡,集資金額2,700億元,大幅減少40%;且有7成新股,跌破承銷價。但短暫的挫折卻無損香港市場的吸引力,目前獲港交所核准上市或申請上市正在處理中的企業,多達115家,較2011年還多約40%。

     業內指出,海外企業至香港上市的數量仍然龐大,若香港打造出海外企業的「赴港上市潮」,2012年的情況將很樂觀,集資額可望與2011年齊平。

     新浪財經報導,港交所在2011年12月底公布的資料顯示,目前已獲准但未上市的企業有51家,審核中的申請案亦有64件,這表示有多達115家企業可能在未來1年到港上市。

     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華南區首席合夥人蔡偉榮預估,股市行情一旦好轉,港股可望再現上市高峰期,預計2012年香港IPO籌資額為2,500億元。而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則估計,2012年赴港上市的企業將達100家,集資額可能達2,300億元。

     瑞銀亞洲投資銀行部主管金弘毅指出,隨著中國的銀根有寬鬆跡象,及美國經濟轉趨穩定,只要價格合理,投資新股的資金會陸續回籠,預估2012年香港IPO集資額,可望與2011年接近。

     香港文匯報指出,香港在2011年出現第1檔以人民幣新股匯賢信託,之後未有後繼的企業。但人民幣新股,可能是2012年香港新股市場的一個賣點。報導說,港交所在去年10月,推出「人證港幣交易通」(TSF),以及在去年底推出「雙幣雙股」的IPO方式,進一步健全人民幣股票配套措施。

     市場都期待2012年股市轉佳,會有多家上市公司增資發行人民幣股票,IPO也可能以「雙幣雙股」方式募資。

     基於人民幣新股,尚處於萌芽階段,專家甚是看好未來的前景。華爾街日報報導,香港銀行公會新任主席兼匯豐香港區行政總裁馮婉眉表示,她預期,到2015年,香港人民幣計價股票的市值比重,將達港股市值總額的15%,成交金額可達到港股市場的20%。

     
     
     
    高質押股東 「委託書徵求」不限縮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2.01.04 02:21 am
     

    金管會內部傾向不限縮高股票質押大股東的委託書徵求門檻計算,一旦敲定,對上市櫃公司大股東將是利多,尤其是金融機構大股東,將可大大減輕資金壓力。立法院去年底三讀通過公司法第197條之1,明訂董事股票質押比率達二分之一時,超過部分不得行使表決權。其立法用意,是為避免大股東採高財務槓桿操作,造成公司財務急遽惡化,損害投資大眾權益。

     

    圖/經濟日報提供
     

    新規定將對上市櫃公司經營權造成重大影響,金管會除提醒上市櫃公司注意外,內部也通盤檢視包括委託書管理規則在內的法令,是否有必要配合調整,包括對公司法規定不計入表決權的股數,將來在計算委託書徵求門檻時,是否也不能計入等。

    金管會官員昨(3)日表示,請教學者專家及業界意見後,證期局最近已檢討完成,並呈報金管會決定。

    據了解,證期局呈報金管會的建議案是,維持現行委託書規定,也就是,股票質押逾五成部分,雖不具表決權,但在計算委託書徵求門檻時,還是可以計入,不需排除或打折。

    官員表示,金管會請教的學者專家多數認為,公司法規定股票質押逾五成部分無表決權,跟徵求委託書規定是兩件事,若規定股票質押無表決權部分,不能計入委託書徵求門檻,可能有適法性爭議。

    官員強調,這是證期局的建議,最後還是要看金管會的政策決定。金管會高層表示,會深入了解再作決定。

    據現行委託書管理規則,股東會召開時,股東若要徵求委託書,持股須符合一定門檻,才能出面徵求,舉例來說,一般公司的股東如果要採取無限徵求方式,須持股10%以上。

    若股票質押逾五成部分,不能計入委託書徵求門檻內計算,等於拉高徵求委託書條件。

    股務業者表示,不少上市櫃公司董監改選時,公司派常需要靠徵求委託書,取得更多董監席次,一旦限縮,對高質押比股東來說,衝擊相當大,可能得加碼持股或籌錢還銀行降低質押比,以鞏固經營權。

    尤其公司法第197條之1規定,股票質押逾五成部分無表決權,已讓高質押比的股東,少掉不少有表決權的股數,若委託書徵求門檻也提高,等於雙重打擊。


     
     
     
    學者:獎勵電子投票 解決亂象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邱金蘭/台北報導】
    2012.01.04 02:21 am
     

    學者認為,限制高質押股東的委託書門檻計算,只是治標作法,要根本解決委託書徵求亂象,公司股東應覺醒,不要隨便將委託書給別人。學者並建議,應該要有些獎勵措施,鼓勵股東透過電子投票來表達自己意見、不再透過委託書。

    金管會傾向委託書管理規則維持原規定,不打算比照公司法新規定,因此即使股票高質押,仍可全數計入委託書徵求規定的股數內。

    對此,學者均表示支持金管會作法。政大法律系教授林國全表示,他不贊成公司法這次的修法,因為股票還在股東手上,怎能限制其表決權?若進一步擴大到委託書徵求相關規定,實在太嚴格了。

    林國全認為,不斷墊高大股東持股門檻、或限制高質押股東的持股計算,只是治標作法。要根本解決委託書徵求的亂象,公司股東自己應該要覺醒,不要隨便把委託書給別人,現在已經有電子投票制度,股東不必親自出席股東會,也可以直接行使股東權。

    政大法律系教授劉連煜則表示,此次公司法修正董監質押超過二分之一部分無表決權,在法理上不太對,其他國家都沒這樣做。

    劉連煜認為,目前國際趨勢是企業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開,台灣的監理思維還是認為應該綁在一起,股東持股愈多,才會好好經營,但這無實證依據。實務上,持股高的大股東也會掏空公司。解決問題,不該是限制大股東的持股,而是規定一旦掏空,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劉連煜說,美國、日本對公司委託書徵求,並未要求持股門檻。台灣委託書徵求規定限制持股門檻,就是希望經營者的持股要多一點,已經背離國際趨勢,如果質押也要設限,跟國際接軌又更遠。財經法講求國際接軌,這樣做不妥當。


     
     
     
    股東會通訊投票 業界霧煞煞
    【聯合報╱記者鄒秀明/台北報導】
    2012.01.04 03:38 am
     

    為分散召開股東會日期,並鼓勵上市櫃採取股東會通訊投票,今年股東常會召開日期事前登記作業,每天限額從去年的200家,調降至120家,但採通訊投票者不在每天120家的限制內,提供登記不到黃道吉日的公司另一條管道。

    不過,業者昨天表示,通訊投票規則相關細節迄今還沒有出爐,業界至今霧煞煞,股東會是公司大事,因此還是只能先登記召開日期再說。

    金管會去年曾決議,上市櫃公司強制通訊投票,最快今年可望上路,還傳出第一階段將規定資本額10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及金融業,股東會時必須強制採行通訊投票;但業者根本不知相關細節,證交所昨天也透露,至今仍無公司申請通訊投票。

    不過,去年包括信義房屋、華票、旭富、期交所等4家公司,都已率先使用集保結算所推出的「股東會通訊投票平台」,股東不用出門也能行使股東權益。集保主管指出,採取股東通訊投票平台,並非不開實體股東會,而是股東會召開當天,也開放其他投資人透過網路參與表決議案。

    但至於股東會採用通訊投票平台,是否就是合乎金管會定義的「通訊投票」?相關主管低調表示,由於金管會尚未發布相關細節,實在無法打包票,股東會線上登記作業昨天已經起跑,通訊投票配套卻未出爐,只能建議相關公司「先登記再說。」

     
     
    去年發債金額 大增30%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
    2012.01.04 02:21 am
     

    據彭博社統計,去(100)年台灣國內公司債、金融債合計發行量為5,159.6億元,較前年大幅成長30%。去年國內債券發行以公司債為最大宗,發行量約3,200多億元,占整體發行量的六成二。

    放眼大陸市場、西進設立據點的國銀,也積極發行金融債強化資本結構,去年金融債累計發行1,900多億元,占三成八。

     

    圖/經濟日報提供
     

    彭博社數據顯示,去年公司債發行前三名,分別為台灣電力、台積電以及中國鋼鐵,光是這三家企業的發債量,就占全年公司債發行量的45.2%。此外,包括台塑四寶、中國石油、鴻海精密、陽明海運、統一企業、裕融企業、萬海航運、長榮航空等著名企業,去年皆陸續發行債券籌資,發行市場百花齊放。

    債券承銷商指出,去年上半年景氣不錯,加上利率維持低檔,不少大型企業、金融機構大量發債;去年國內債券發行量在第二季增幅最高,較前年同期暴增40%。

    央行在去年上半年持續升息,但銀行、壽險業餘裕資金仍多,儘管企業增發債券,仍有不少買家捧場,促使公司債利率維持低檔、增加企業發債信心。不過,歐債危機讓景氣急轉直下,去年下半年不少大型企業開始緊縮資本支出。

    因此,債券商認為,在景氣未回溫前,即使市場利率維持低檔,今年企業發債籌資意願,恐怕很難再像去年一般火熱。



     
     
    **************************************************************************************
     
    本新聞資料摘錄自以下台灣新聞網站,文件之內容僅供參考之合理使用,
    如需更詳盡之內容,請參閱以下網址:
     
    聯合新聞網: <
    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
    中時電子報: <
    http://news.chinatimes.com/ <http://news.chinatimes.com/> >
    中網理財: <
    http://money.chinatimes.com/ <http://money.chinatimes.com/> >
    自由電子報: <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
    蘋果日報: <
    http://www.appledaily.com.tw/ <http://www.appledaily.com.tw/> >
    鉅亨網: <
    http://www.cnyes.com.tw/ <http://www.cnyes.com.tw/> >
    精實新聞: <
    http://www.moneydj.com/default.htm <http://www.moneydj.com/default.htm> >
    中央社商情網: <
    http://www.cnabc.com/index.html <http://www.cnabc.com/index.html> >
    時報資訊: <
    http://www.infotimes.com.tw/ <http://www.infotimes.com.tw/> >
    nownews:
    http://www.nownews.com <http://www.nownews.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志典 的頭像
      志典

      J. Katsuda Department

      志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